第165章 一半與卿同(1 / 2)

冒姓琅琊 東周公子南 4814 字 2個月前

酒灧浮盞,螺肉堆盤。

王揚開始時還用筷子夾,後來覺得不過癮,直接用勺舀,吃得滿口香濃,好不暢快。

謝星涵手邊則螺殼成山,眼神幽怨。

王揚看到謝星涵的小表情,笑道:“事先說好的嘛,你高興點。”

“高興不起來!你連寫兩首詩戲弄我,怎麽高興?!這次不許再寫戲謔之辭,要寫悲傷之調,符合我現在的心境!”

“你剔個螺肉就悲傷了?”

“悲傷,很悲傷!”謝星涵加重語氣,眸波一動,滿是委屈。

你個小戲精!

“可對著這麽好吃的菜,寫悲辭也不合適啊!”

“怎麽不合適?漢魏歡宴,酒酣之後,常續以挽歌。曹子建《元會》詩言:‘悲歌厲響,咀嚼清商’,古詩《今日良宴會》,魏文帝《大牆上蒿行》,皆此類。蓋古人以悲為美,凡悲音外激,淒#x38c9;肝脾,最易動人,此正繁欽所謂‘哀感頑豔’也。”

謝星涵的話其實點出了漢魏時代文學風尚以及審美旨趣中的一個重要麵相,算是說到王揚心坎中去了,不由讚道:

“說得好!古時奏樂以生悲為善音,聽樂以能悲為知音。後漢梁商大宴賓客,酒闌倡罷,繼以《薤露》之歌,坐中聞者,皆為掩涕。晉時袁山鬆出遊,每好令左右作挽歌;範蔚宗夜中酣飲,亦開北牖聽挽歌為樂。此皆漢魏遺風。樂往哀來,歡極生悲,這是人情如此。歡愉之辭難工,愁思之言易好,此為文理當然......”

謝星涵拍案道:“此言得之!!君真知文者!!當浮一大白!!”

兩人相視而笑,對飲一杯。

王揚乘著酒興道:“既如此,我便作一首挽歌。”

謝星涵手掌一劃:“不是做挽歌,而是以這道菜做悲辭。”

她揭開第三個食盒。

“炒筍片?”

“這叫香苞嫩千金。”

“......”

“乾嘛!”

“我突然想到,哪天你燴勺蘿卜,是不是還得起名叫‘群英薈萃’?”

謝星涵雖然沒看過小品,但哪裡聽不出王揚的戲諷,哼一了聲道:“少不知道好歹,這是永寧郡的筍,價比黃金。”

“比黃金?”王揚一聽這麽貴,馬上“沒出息”地又夾了兩筷子,雖說鮮嫩美味,但也沒覺得有太特異的地方。興許是自己不會吃吧。

“詩呢?”謝星涵伸出俏白的掌心。

讓王揚即興做首挽歌,小菜一碟;來首《詠筍》也輕鬆。但要是用悲傷的調子詠筍就有點難度了,尤其是王揚肚子裡裝著現成的千古佳作,這惰性一來,就更阻詩思。

其實肚子裡裝一些詩句可以增加詩興,引起自己的創作欲望。但如果裝得太多,很多時候對創作熱情反而會起相反作用。

比如王揚喝到好喝的茶,本想寫首關於茶的詩,可心中瞬間湧出五六首關於茶的千古佳作以及二十餘首上乘詩作,一下子便沒了寫詩的欲望。

因為一來寫詩為抒情,所謂‘情動於中發於言’,但此情已經有人幫你抒過了,還抒得非常之好,那現做一首就不如吟誦成調了;二來覺得自己就算寫了,也蓋不過那些不朽名篇,所以索性就擱筆不作。

論起用悲傷的調子寫炒筍片,再論起自己當下的心境,還有什麽比李商隱的詩更合適呢?

王揚再飲一杯酒,緩緩吟道:

“嫩籜香苞初出林,永寧論價重如金!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一寸心!”

李商隱有淩雲之才,卻為當權者所憎,以致宦途坎坷,有誌難申,故以筍以喻。

皇都就是指京城,海為萬物所出,陸海意為物產富饒,有如陸上之海。

所以最後一句的意思就是:在繁華的京城裡,珍貴食材無所不有,數之不儘!你們如何忍心為了吃筍,非要剪掉竹筍之尖?這剪掉的不是筍尖,而是竹筍要淩上雲霄一寸的雄心壯誌啊!

謝星涵原本隻是靜靜聽著,可聽到最後一句時,卻仿若被一道驚雷直直地劈#x38c9;心間!

這首詩表麵上說是詠筍,但其實說的不也是他自己嗎?

才高八鬥,卻飄零荊州。琅琊貴姓,卻淪落為郡學子。

表麵戲謔不羈,可心中常存深沉意;看似優遊煙火,腹內卻總是潛藏憂思心。

他到底在擔憂什麽?到底在思慮什麽?

皇都陸海應無數,忍剪淩雲一寸心。

謝星涵怔怔地看著王揚,思緒起伏,久久不能平定,心中暗暗發誓:不管是誰在阻礙他,誰在為難他,她一定要儘自己所能,守護他這“淩雲一寸之心”!

在謝星涵陷#x38c9;心情激蕩的同時,王揚也沉浸在感慨之中。感慨李商隱的不得誌,感慨他如此高才卻坎坷終身,感慨他有“回天地”之誌而終不可得,感慨他徒有熱血忠貞,卻報國無門。可歎當塗者無能,但淩壓整人,手段卻高;後進者無恥,然獻媚捧踩,技藝不凡。屍位交爭利,英才沉下僚。長此以往,則年輕一代,再無胸襟抱負,亦無家國情懷。將登太行雪滿山,欲渡黃河冰塞川。揚才露己非溫柔敦厚,揮斥方遒屬多管閒事,指點江山是好唱大言,一騎破陣乃輕浮竟躁!是故萎軟詭脆之言盈耳,偉岸峻拔之行罕見!此誠可為痛哭流涕者也!

謝星涵不知王揚是悲李商隱,見他麵有戚色,心中憐惜之意大起,立刻轉移他的注意力,掀開最後一個食盒說道:“來來來,看這裡,這第四道菜是甜食,你猜猜這叫什麽名兒?”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