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為君丹青台上死(十六)(2 / 2)

人間降維 大葉子酒 6601 字 11個月前

他這樣的態度也讓阿鉤漸漸平靜下來:“一切聽郎君囑咐。”

正如他所言,接下來幾天一切都風平浪靜,總能聽見門外有喧囂之聲,偶爾有人上門討水問路,鐘大夫不在時他們就假作院中無人,鐘大夫在時就由他出去應付,倒也沒出什麼事情,上門的人似乎真的就是偶然路過的行腳者,來的快速走的也利落。

等到了第八天,阿鉤腿上傷口的皮肉已經愈合得差不多,勉強能依靠木杖行走路,謝琢與鐘大夫出門為一位山民看診——居住在人家家中也不時白住的,更何況還有阿鉤的藥錢,謝琢是被流放至此的,身無分文,阿鉤帶的銀錢也不多,長久下來早就一乾二淨了,於是謝琢就幫鐘大夫打下手以抵償資費。

畢竟時謝家培養出來的玉樹芝蘭,不說精通藥理,做個鄉野大夫的助手可是綽綽有餘了,鐘大夫還從謝琢口中學到了許多京城名醫的行醫訣竅,儘管隻是寥寥數語,卻讓他如獲至寶,直呼過癮。

謝琢早起與鐘大夫辭行,鐘大夫再三挽留不得,隻好請他最後陪同自己去看看一個病患的疑難雜症,據說這病他看了幾次都看不出名堂,若是再找不出病症,就隻能任其自生自滅了。

謝琢跟鐘大夫出門,阿鉤一人留在家中等候,慢吞吞地打理行李——說是行李,其實就是那一隻鼓鼓囊囊的包袱。

門外忽然傳來了喜悅沸騰的歡聲笑語,似是有許多女子結伴而來,她們挨家挨戶敲門,喜氣洋洋的聲音傳得大半個巷子都聽見了,阿鉤怔了一下,側耳去聽,發覺是一戶行腳商人要嫁女兒,借著這個地方辦宴,依照商人家鄉的規矩,新娘子出嫁前一日要和女伴們挨家挨戶討喜封,一家討一件,不拘是什麼小玩意,討來的數目越多,新娘子出嫁後的喜氣福氣就越多。

鐘大夫隔壁兩家都是空屋,女孩子們敲了許久的門都沒人應,竊竊私語一會兒後就轉向這邊,開始敲鐘大夫的院子門。

阿鉤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

“這家也沒有人嗎?”

“可是門口有晾曬的衣物呀,是不是沒有聽見?”

“這條街討的不多,要是再沒有,那就不夠了……”

女孩子們的聲音溫柔低婉,音量不高,但是在隻有一牆之隔的屋子內還是能聽得清清楚楚。

“那可怎麼辦呀……阿婉的姑家可看重這個了,萬一阿婉討到的喜封太少,指不定她們以後要怎麼陰陽怪氣阿婉呢……”

阿鉤忍不住站了起來,在床邊站立了一會兒,彎腰從包袱裡掏出一枚錢幣。

這是他的弟弟阿背寄回來的軍錢,他把大部分都給了三郎君,隻留下這一枚做個念想。

不過若是能幫到一個人,那阿背應當也會高興的……

他到底還是記著三郎君的叮囑,隻將門開了一條小小的縫隙,足夠一隻手伸出去,將那枚軍錢遞出去,壓低聲音照方才聽來的習俗說了句吉祥話:“百年好合。”

那枚軍錢被拿走了,門外的女孩子們發出了喜悅歡樂的歡呼,阿鉤也感同身受似的輕微笑了一下,抬手就要合上門,一隻溫熱柔軟的手卻握住了他的手腕:“多謝這位大哥……姊妹們,大哥請我們進屋裡去歇息喝茶呢。”

阿鉤一愣,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女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聲音驟然提高:“我正好渴了,你們有沒有帶果子呀?”

“我這裡有竹筒,可以用來灌水,大哥你家的水缸在哪裡?啊,我看見啦,謝謝大哥!”

黃鶯般清脆的聲音此起彼伏,蓋住了阿鉤的質問,門扉被擠開,十二三名青春妙齡的女孩子帶著過分高亢熱烈的笑容一擁而入,走在最後的女孩子慢條斯理地合上了門,一進門,她們就迅速分成兩隊,一隊衝入房間查看,另一隊則盯住了阿鉤。

在院子裡,梳著烏黑發髻的新娘子和她的女伴們緩慢地繞著阿鉤圍攏成一圈,寬鬆的袖子下露出了一抹屬於利器的冷光。

女伴們口中還在嘻嘻哈哈地笑鬨交談,新娘輕輕一歪頭:“還要多謝大哥的軍錢,不然我們不知道要何時才能找到你們,說不定這就錯過了呢。”

一種冰冷潮濕的感覺附上了阿鉤的脊背,他嗓音乾啞:“你們……你們是來殺我的?”

新娘子嘻嘻一笑:“好大的臉喲,你哪裡值得我們這樣搜尋,充其量就是個添頭。”

查看屋子的少女們出來,顯然是一無所獲。

新娘子歎口氣:“那就先送你上路吧。”

歡笑著的少女們如得軍令,裙裾飛揚,糅身撲向了被她們圍在中央的阿鉤。

門戶緊閉的院落裡,不斷傳出女孩子們歡笑打鬨的聲音,一聲聲沉悶的咆哮和呐喊都被起落的笑聲掩蓋,從門外經過的路人們紛紛露出會心的笑意,好像這樣青春明亮的笑聲也能將他們帶回曾經的活潑歲月。

“把這裡收拾一下,等我們的新郎官兒回來。”

新娘擦去短刀上淋漓的血,微笑著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