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站在手術室門前,高山深呼吸後平複心情,淡然道:“等手術結束後再說。”
進入手術室,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血漿也掛上了。
“銀針。”麵前立刻出現一雙手捧著針袋,抽出長針在病人的左下腹傷口周圍紮滿一圈,先前還緩緩流淌的血止住了。
針灸截脈,也是高山曾用過的‘穴位止血法,’現在用起來更加的爐火純青。
先前不用是為了讓病人體內的高壓排出,現在正好止血進行救治。
“剖腹,準備縫合。”隨著手術開始,所有聲音都消失在耳旁。
高山專心致誌的為病人縫合,張學聖卻在觀察病人的盆骨,骨科可是他的專長。
整個盆骨至少碎裂三分之二,想要自然恢複,以張學聖的能力是做不到的。
開刀、打鋼釘,好像成了唯一的選擇,結果也是未知。
“老張,這邊負責收尾,我來看看。”張學聖思考的時候,高山已經完成縫合。
“好。”張學聖接收表皮縫合的工作。
用手在病人的後胯按壓,高山心裡思考著方案,對於醫門傳承和《毒厄經》的加深了解,他已經不再局限於‘照搬。’
所以在他的腦海裡有一種辦法可以嘗試,但風險又很高。
“病人的家屬到了嗎?”病人已經脫離生命危險,高山覺得這種事要和對方父母商量下才行。
“我去看看。”護士出去很快回來,說女孩的父母還在路上,他們是外地的。
“能接通電話嗎?”高山摘掉口罩,直接出了手術室。
“能,兩人正在高鐵上。”張峰從旁邊走了過來,誰讓人送到他負責的片區了呢!
“我想和他們通話。”聽到高山這麼說,張峰直接撥通夏荷父母的電話。
“您好,我是高山中醫院的院長,現在夏荷的情況是這樣的……”高山把情況說給對方父母聽後,告訴他們10分鐘內回話。
這邊掛斷電話,高山對身旁的護士交代道:“讓人去找蠶蛾,要快生產的...至少20隻。”
周圍的人聽的一愣一愣的,心說‘他剛才說的新型治療方案,不會就是用蠶蛾這種惡心的東西吧?’
其實他們還真相對了,高山要用的不是蠶蛾,而是蠶蛾的粘液腺,又或者稱為膠質腺分泌的粘液和膠質。
雌性蠶蛾在分娩的時候,粘液腺分泌的膠著物質塗布在卵表麵,為卵提供保護,也就是蛾卵的外殼。
高山有辦法讓雌性蠶蛾強行分泌膠質,加強其膠著性和活性,像‘膠水’一樣的把碎裂的骨片貼合在一起。
等到骨片貼合後,再以理療和針灸配合身體恢複,讓骨骼自然生長愈合。
但是蠶蛾的膠質能不能達到他的預期是個未知數,畢竟高山也是第一次嘗試。
沒到10分鐘,夏荷父母的電話就回了過來,這次是男人的聲音,預期雖然著急,但還帶著條理。
“請問您是高山教授,中醫教授,在柳葉刀上發表過論文的高山教授,對嗎?”對麵的男子帶著幾分期望的問道。
“對。”看來對方這半天把他的履曆查了個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