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鶴州,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說起朝歌的話,知道的人應該就不少了。
《封神演義》的故事相信不少人都知道。當年爆火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目前正在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故事發生的地方的就是朝歌,也就是現在的鶴州。
(在這裡說起《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有些穿越了,不過也從側麵說明我是沒有存稿的)
其實從這點上麵出發,當年把朝歌改成鶴州,應該也算是改名失敗的一個經典案例了。
省委宣傳部部長薛炳林在開始提出把洛州改成凱豐市沒有通過還是心有慽慽,畢竟是文人出身嘛,最終他同意中原市第一個是大勢所迫,第二個也覺得確實是中原市的辨識度更高。
從zeng治角度出發,確實也可以更加平衡兩個市的乾部群眾心理。
用凱豐洛州人不服氣,用洛州凱豐人也不服氣,用中原誰都服氣,畢竟兩個市都屬於中原文化。
其實剛剛坐在會議室裡,他就已經在考慮下一步安州和鶴州合並後的名稱了。
所以省委書記高山青話音剛落,薛炳林就挺直腰杆,臉上帶著幾分自信的率先發言:
“同誌們,關於安州和鶴州合並後的命名,我認為采用‘朝歌’再合適不過。從曆史角度看,朝歌作為商朝的都城,承載著極為厚重的文化底蘊,是華夏文明早期發展的關鍵見證。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中,朝歌是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上演了無數影響深遠的曆史大事件,像封神傳說就圍繞此地展開,這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根脈所在。”
“再看看當下的知名度,安州和鶴州在全國範圍內的影響力相對有限,即便在省內,也並非廣為人知。但‘朝歌’就不一樣了,去年《封神第一部》熱映,讓朝歌之名再度火爆出圈。電影裡對朝歌城的宏大描繪,讓觀眾對這座古老都城充滿向往。現在不少遊客都慕名前往朝歌遺址探尋曆史,這就是朝歌強大的文化吸引力。”
“從文化傳播角度而言,‘朝歌’這個名字極具辨識度,它背後豐富的神話、曆史故事,是天然的文化傳播素材。我們可以圍繞朝歌,打造一係列文旅項目,開發封神主題的旅遊線路,舉辦朝歌文化節等活動,將朝歌打造成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旅遊勝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所以,綜合各方麵因素,我強烈建議合並後的城市命名為‘朝歌’。”
省委組織部部長李華文就是出生於鶴州,對鶴州這個名字早就心生芥蒂!可以說,鶴州人從他記事開始起,一直對改名鶴州耿耿於懷,他就讀的鶴州學院就專門有研究朝歌的學術團體,而且有不少鶴州當地的代表曾經在大會期間向省裡提出過要求,把鶴州改回朝歌的提案。
他是最讚成把鶴州改回朝歌的。
所以聽了郭炳林的話後,他馬上就接口說:“我十分讚同薛部長的提議。‘朝歌’這名字,簡直是一座蘊藏無限能量的文化富礦。從旅遊開發角度看,它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如今旅遊市場競爭激烈,特色主題遊正成為熱門趨勢。以朝歌為核心,挖掘封神文化、殷商文化,打造封神主題樂園、殷商曆史文化街區,不僅能吸引國內遊客,更能吸引全球對東方神話感興趣的遊客,帶來可觀的旅遊收入。”
“從文化產業發展來說,‘朝歌’是張絕佳的名片。依托朝歌的文化背景,能催生一係列文創產品,比如封神人物手辦、殷商風格的飾品等。還能吸引影視、動漫、遊戲等行業的關注,開發以朝歌為背景的影視作品、動漫劇集、大型網遊,構建完整的文化產業鏈,帶動就業,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所以,朝歌之名,定能助力合並後的城市實現跨越式發展,而且改名朝歌是鶴州人多年未完成的夙願,正好借這次機會,把合並後的新安州就改名為朝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