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神醫董奉(1 / 2)

廬山在秦朝時期,歸屬於九江郡,到了漢朝,廬山又經曆了從淮南郡到豫章郡,再到廬山國的變遷,直到西漢武帝時期,廬山才歸屬於豫章郡的柴桑縣,而三國時期,孫權對行政區劃重新進行了調整,將柴桑縣由豫章郡劃歸武昌郡,而武昌郡又屬於荊州管轄。

此時的廬山尚未下雪,陽光溫柔地灑在廬山的蜿蜒山道上,晨霧輕繞,仿佛給這座秀麗的山脈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田英與潘雅芸乘坐的馬車緩緩停在山腳下,周圍都是鬱鬱蔥蔥的林木,遠處山巒疊嶂,雲霧繚繞,宛如一幅動人的水墨畫卷。

隨著馬車夫的一聲輕叱,車轅停下,田英率先下車,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溫柔,他回頭望向車中虛弱的潘雅芸,眼中滿是心疼與關心。

在親隨們緊張的注視下,田英輕輕地背起潘雅芸,她雖因病體虛弱而顯得有些無力,但依偎在田英寬闊的背上,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與溫暖。

一行人沿著曲折陡峭的山路緩緩前行,每一步都顯得異常艱難。田英的腳步雖因負重而略顯沉重,但他卻咬緊牙關,每一步都走得異常堅定。

潘雅芸伏在他的背上,偶爾抬頭望向四周,隻見山花爛漫,鳥鳴聲聲,自然的美麗讓她暫時忘卻了病痛,心中充滿了對生命的渴望與感激。

經過一番艱難的攀登,他們終於來到了半山腰的一片開闊地。這裡風景如畫,宛如世外桃源,清風徐來,令人心曠神怡。

在這片寧靜之中,一排古樸雅致的房屋靜靜地矗立著,歲月似乎在這裡留下了溫柔的痕跡,每一磚一瓦都透露出曆史的韻味。

房屋的前後,宛如一片杏花的海洋,被絢麗的杏樹所環繞。微風吹過,花瓣輕舞飛揚,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芳香。

這些杏樹都是被治愈的患者所種植,神醫董奉給患者治病,很多患者家貧如洗,身無分文,董奉免費施針贈藥,隻要求重病的患者在治愈後,在房屋的周圍種下五棵杏樹,而輕病的患者種下一棵即可,日積月累,如今無數棵杏樹已經變成了一片杏林。

神醫董奉便在房屋周圍修建了一個倉庫,專門用來貯藏杏子,需要杏子的人,可用稻穀交換,再將交換來的稻穀用來接濟貧民。後世稱頌醫家為“杏林”,就出處就來源於此。

在杏樹的中間,特地留出空地變成了一條寬闊的道路,道路兩旁,杏樹的樹葉交織成綠色的長廊,為行人提供了一片涼爽的庇護。

陽光透過稀疏的葉片,灑在路上,形成斑駁陸離的光影,給這條道路增添了幾分夢幻的色彩。

道路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古樸的木桌,桌上散落著黑白相間的圍棋棋子,宛如星辰點綴夜空。

兩張凳子靜靜地守候在一旁,仿佛在等待著有緣人的到來。

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端坐在其中一張凳子上,他身著粗布麻衣,眼神深邃而明亮,正全神貫注地琢磨著麵前那盤複雜的圍棋殘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