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城內,夕陽如血,將城垣染上了一層悲壯的金輝。司馬懿坐在案前,眉頭緊鎖卻又難掩眼中的精光,手中緊握著那份探馬急報,仿佛能感受到紙張上跳躍的戰意。
東吳大都督陸遜,攜副將黃柄、周邵、魯淑,率領的二十五萬大軍,如一條蟄伏已久的巨龍,自徐州城騰空而起,直指兗州,其勢洶洶,足以讓任何對手膽寒。然而,對於司馬懿而言,這卻是他布局已久的一枚關鍵棋子。
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這笑容中既有對陸遜膽識的讚賞,也有對自己即將施展的計謀的自信。
司馬懿迅速站起身,身形挺拔,宛如山嶽,他環視四周,眼中閃爍著決絕與智慧的光芒。
“傳令下去,全軍即刻集結,依計行事!”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戰鼓般在營帳中回蕩,激起一陣陣熱血沸騰的戰意。
不多時,司馬懿與副將司馬昭、文欽、陳泰四人並肩而立,身後是整裝待發的十萬精兵。他們身著鐵甲,手持長槍,眼神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
另一路,田豫與副將郭統、龐徽也已完成集結,同樣率領著十萬大軍,兩路大軍如同兩把鋒利的尖刀,悄無聲息地插入夜色之中,直逼東吳的心臟——建業城。
徐州城內,氣氛凝重而緊張。大將軍諸葛瑾端坐於議事廳主位,麵色嚴峻,手中把玩著一枚玉佩,似是在思考著什麼重大的決定。
副將諸葛恪與甘瑰等將領分列兩側,個個神情專注,等待著大將軍的指示。
“探馬來報,司馬懿與田豫率領二十萬人馬,兵分兩路,正悄悄南下,目標直指建業。”諸葛瑾的聲音在議事廳內回蕩,如同寒冰般刺骨。
眾將聞言,皆是麵色一變,但隨即又恢複了冷靜,他們知道,在這緊要關頭,任何慌亂都是致命的。
甘寧之子甘瑰率先請戰,他身形魁梧,眼神堅定,仿佛一頭即將衝鋒陷陣的猛虎。
“大將軍,末將願率五萬兵馬出城迎戰,定能斬司馬懿於馬下!”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豪情壯誌。
然而,諸葛恪卻搖了搖頭,出言勸阻:“甘將軍勇武過人,但司馬懿非等閒之輩,此戰不可輕敵。我們應當堅守徐州,以待時機。”
諸葛瑾點頭讚同,他深知兒子諸葛恪的智謀過人,此刻更是冷靜分析道:“陸大都督北上之時,已做萬全之策。徐州城池堅固,糧草充足,民心穩固,隻需堅守,司馬懿便難以趁機偷襲我徐州城。”
“況且,萬一司馬懿調轉隊北上攻打我徐州城,陸大都督得知消息後,定會回師救援,我們隻需耐心等待。至於建業城是我東吳都城,陛下可就近從附近郡縣調兵支援,無須我們擔心。”
甘瑰雖心有不甘,但也明白此刻的局勢,隻得默默點頭,表示服從。隨後,諸葛瑾分派了守城任務,諸葛恪與甘瑰領命而去,各自忙碌起來。
而建業城內,朝堂之上更是風雲變幻。吳主孫權高坐龍椅,目光如炬,掃視著台階下的群臣。
探馬的急報如同晴天霹靂,讓整個朝堂都為之震動。
丞相顧雍率先出列,提出了自己的擔憂:“陛下,司馬懿此舉,恐是趁我五十萬大軍攻打兗州之際,意圖偷襲建業城。我們必須早作準備。”
張昭的次子張休聞言,更是焦急萬分:“陛下,若丞相所言非虛,我吳國都城危在旦夕!請陛下速速下詔,調集各地兵馬前來勤王護駕。”
顧雍接過話頭,詳細列舉了揚州下轄的十二郡及其兵力部署情況,為孫權提供了詳儘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