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上屋抽梯(一)(1 / 2)

在建業城外,暮色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輕輕鋪展開來。司馬懿,這位魏國的智謀之士,選擇在距離建業城十裡之處安營紮寨。

他的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穿透夜色,直視那座被燈火點綴的城池。他深知,每一場戰爭都是一場棋局,而他現在正布局著這場關乎魏吳命運的棋局。

他派出探馬,如同撒出去的網,靜待著魚兒入網的消息。探馬們如同夜色中的幽靈,悄無聲息地穿梭於林間小道,打探著東吳兵馬的集結情況。每當夜色漸淡,晨光初現,便有探馬匆匆歸來,帶來最新的軍情。

“報大都督,東吳五路大軍合計十萬之眾,已集結在建業城外,大戰一觸即發。”探馬的聲音在司馬懿的耳畔回蕩,猶如戰鼓催征。

司馬懿聞言,眉頭微皺,隨即又舒展開來。他深知,這隻是戰爭的開始,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頭。

而北邊的徐州,東吳大將軍諸葛瑾與其子諸葛恪統領的五萬人馬,正如同狂風驟雨般向建業城疾奔而來。這無疑是東吳想要南北夾擊魏軍的布局。

司馬懿並未立即下令迎戰,而是迅速派人請來了護匈奴中郎將田豫及副將郭統和龐徽,一同商議對策。

當田豫等人踏入中軍帳時,隻見司馬懿端坐於主位上,神情凝重而堅定。兩側則是冠軍將軍文欽和陳泰等將領,他們一個個嚴陣以待,仿佛在等待著司馬懿的決斷。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並未在場。

田豫等人入座後,司馬懿的目光如炬,掃視著全場。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有力:“探馬來報,東吳五路大軍合計十萬人馬集結在建業城外,徐州的諸葛瑾親率五萬人馬出城向我們疾奔而來。然而,此戰我們的目標並非建業城,而是偷襲徐州城。”

此言一出,眾將皆驚,麵露不解之色。

郭統更是疑惑地問道:“大都督,我們出發前製定的目標是偷襲建業城,怎麼突然改成偷襲徐州城了?”

司馬懿微微一笑,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建業城是東吳的國都,城高池深,易守難攻。且我們並未攜帶攻城的器具,欲攻下建業城,談何容易?”

“而此行的真正目的,是逼迫孫權下令徐州的兵馬南下勤王護駕。如今徐州的主將諸葛瑾親率五萬大軍出城,城內必然空虛。”

“我早已令司馬昭率領三千精銳假扮成百姓,待徐州勤王護駕的兵馬出城後,混入徐州城內。此時偷襲徐州城的時機已然成熟。”

眾將聞言,這才恍然大悟,紛紛點頭稱讚司馬懿的智謀無雙。

“眾將聽令!”司馬懿沉聲道,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將紛紛起身,準備聽從司馬懿的調遣。

“田將軍,你與副將郭統和龐徽統領十萬人馬向合肥新城方向緩緩撤軍,引誘東吳五郡的十萬大軍前來追趕。記住,且戰且退,退至烏江東岸邊,直至無路可退。”司馬懿的目光緊緊鎖定著田豫,仿佛在將他的意誌傳遞給田豫。

田豫聞言,神色堅定地點了點頭。他深知,這是一場關乎生死的較量,容不得半點馬虎。

“此時,你們要告知全軍將士,我魏軍深入東吳腹地,如今前麵是東吳的十萬人馬,如果諸葛瑾的大軍及時趕到,就是十五萬人馬;後麵是烏江,天險阻隔。此時我軍已經陷入《孫子兵法》中所謂的死地,猶如上屋抽梯一般,沒有任何退路。”司馬懿繼續說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種決絕與悲壯。

“然而,《孫子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唯有將所有將士的生死置之度外,全力向前奮勇殺敵,方能大破敵軍!”

“一旦敵軍被打敗,無須窮追不舍,隻需率軍前往徐州城與我會合,就是大功一件!”司馬懿的話語如同鏗鏘戰鼓,在眾將的心頭回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