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上屋抽梯(二)(1 / 2)

在蒼茫的暮色中,烏江東岸的靜謐被一種不祥的沉寂所取代。江麵之上,原本應波光粼粼,舟帆點點的景象,此刻卻隻剩下一片死寂,仿佛連風都刻意避開這片水域。

所有的船隻,早已在司馬懿的密令之下,被一群默默無聞的夜行者悄無聲息地鑿沉,沉入那深不見底的江水之中,帶走了魏軍將士可能的退路,也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血戰,將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較量。

田豫,這位身經百戰的將軍,站在烏江東岸的高地之上,目光如炬,穿透層層暮色,直視著前方那片未知的戰場。

他的身後,是十萬魏軍將士,他們的眼神中既有不安也有決絕,仿佛知曉了即將到來的命運,卻又在等待著主將的呼喚。

田豫深吸一口氣,聲音如洪鐘般響徹整個營地:“將士們!看看我們身後,那是滾滾的烏江,是我們的絕境;再看看前方,是東吳的十萬大軍,是我們的敵人。”

“但請記住,我們同樣擁有十萬精兵,狹路相遇,勇者勝!此刻,唯有勇往直前,拚死一戰,方能置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

“記住,最後活下來的希望,都掌握在你們自己的手中。膽怯者,隻有死路一條;而勇猛者,則能贏得生機!”

田豫的話語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點燃了將士們心中的鬥誌。他們紛紛挺直了腰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為了生存,為了榮譽,他們願意拚儘全力,與東吳大軍一決高下。

田豫知道,是時候了,他按照司馬懿的密令,迅速組建了督戰隊,由副將郭統和龐徽親自指揮,他們的任務簡單而殘酷——凡有退縮者,即刻正法,不留情麵。

在田豫的激勵下,所有的將士都被活生生地逼到了懸崖邊上。他們明白,後退隻有死路一條,而前進則或許還有生存的機會。這個簡單的道理,每個人都想得很明白。於是,他們紛紛握緊了手中的兵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

夜幕降臨,兩軍對峙,仿佛兩股洪流,在烏江東岸的平原上蓄勢待發。

田豫深知,東吳五路大軍,將領眾多,若按常規單挑,魏軍肯定吃虧。於是,他果斷打破常規,下令全軍衝鋒,不計代價,全力掩殺。

戰鼓響起,那是死亡的召喚,也是榮耀的序曲。魏軍將士如同脫韁的野馬,又如憤怒的洪流,不顧一切地向吳軍衝去。

吳軍將士雖奮力抵抗,但在魏軍不要命的衝鋒下,很快便土崩瓦解,四散奔逃,吳軍的統領甘述見勢不妙,下令全軍撤回建業城。五位太守和副將見敗勢已成定局,難以挽回,不得已隻好下令撤軍回城。

此時,魏軍將士們早已殺紅了眼,緊追不舍,他們的眼中隻有敵人,隻有勝利,他們如同猛虎下山般,勢不可擋,直追至建業城下,才被城頭如雨點般落下的箭矢阻擋了前進的腳步。

戰場上,吳軍的哀嚎與魏軍的怒吼交織成一片,死傷者無數,鮮血染紅了大地。那些跑在後麵的吳軍,或成了魏軍的俘虜,或跪地求饒,或在絕望中被斬殺。

此役,吳軍大敗,死傷過半,而魏軍亦付出了兩萬將士的代價,但勝利的曙光已在眼前。

田豫迅速收集並整理人馬,命令士兵砍伐樹木,紮成簡易的木排,用以渡過烏江。

大軍在烏江西岸稍作休整,便再次踏上征途,目標直指徐州城。行進了一百裡地左右時,探馬來報稱諸葛瑾的五萬騎軍已經距離大軍僅有十裡地之遙。田豫聞言,立即下令大軍布陣迎敵。他深知諸葛瑾的智勇雙全,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田豫心中早有計較,他下令大軍布陣,以待敵來。盾牌手在前,形成堅不可摧的壁壘;弓箭手居中,準備給予敵人致命一擊;騎軍墊後,作為機動力量,隨時準備發起反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