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閻圃可不是張魯時期的那個用著五鬥米教鬼卒的閻圃了,他現在的手下可是正兒八經的正規軍,裝備比以前好的太多了,在擊退了劉焉的攻擊之後,他發現現在是一個好機會。
這個機會就是攻伐蜀地。
現在董仲穎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隨著眾人討伐袁術的落幕,整個關東群雄基本沒有了戰鬥力,僅僅剩下的袁紹也隻需要防備他就可以了。
董仲穎的軍隊雖然疲憊,但是防禦住袁紹卻是沒有問題的。
在閻圃的計劃之中,入蜀並不需要動用洛陽的人馬,隻需要派遣一名上將軍就可以完成這樣的舉措。
另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這一次董仲穎完全有借口和有理由。
這一次是劉焉先動手的,而且進攻的規模也非常大,絕對不是手下人擅自行動,這就給了董仲穎反擊的借口。
更何況,劉焉還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囚禁了張魯在蜀地傳教的人。雖然張魯現在在董仲穎的麾下沒有什麼權力,但是作為一個“宗教人士”,他的地位並不低,這也是董仲穎起兵討伐劉焉的一個很好的借口。
另外,閻圃從其他人口中獲知,劉焉可能身體不太好了,所以才有了這一次這麼積極的征伐董仲穎的行動,而這絕對是入蜀的一個最好的契機。
於是,閻圃他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書信給了董仲穎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漢中地形,實有險固,四嶽三塗,皆不及也。劉焉雖有精甲十數萬,吾臨高守要,一夫揮戟,萬人不得進,故漢中所以安穩。
然江山之外,異政殊俗,率土齊民,未蒙王化,悼彼巴蜀,獨為匪民,湣此百姓,勞役未已。
吾聞明公用兵如神,我軍過之,若駭鯨之決細網,奔兕之觸魯縞。未足以喻其易。
雖雲王者之師,有征無戰。不義而強,古人常有。故唐虞之世,苗民逆命。周宣之盛,亦讎大邦。是夏殷所以喪,苗扈所以斃。我之所以克,彼之所以敗也。不然,商周何以不敵哉。昔鬼方聾昧,崇虎讒囚,殷辛暴虐,三者皆下科也。然高宗有三年之征,文王有退修之軍,盟津有再駕之役,然後殪戎勝殷,有此武功。
明公對德欽明,紹隆前緒。故虞舜舞乾戚而服有苗,周武有散財、發廩、表閭之義。
況蜀相牡見禽於秦,公孫述授首於漢,九州之險,是非一姓。而巴蜀一州之眾,分張守備,難以禦天下之師。
此機天授,如若不取,反而得咎於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