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視之,原來是魯肅魯子敬,這個秦王從遠道請來的大賢。
對於魯肅的發言,張白騎也沒有生氣,反而對著魯肅說道:“子敬,我的策略有什麼不妥,請您明示。”
魯肅回答說:“如果我是袁本初,如果我不顧冀青幽並後方四州,直接殺入洛陽,您該怎麼辦?”
張白騎回答說:“冀青幽並四州是袁紹的根本所在,如果我以輕騎襲擾,袁紹必然會回軍,哪有不顧自己的安危來進攻洛陽的道理。”
魯肅卻回答:“昔日我聽聞袁紹和秦王大戰於白馬,袁紹被秦王逼入絕地之中,眾人都卻他暫退,他反而說道:‘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反逃垣牆間邪?’袁紹的軍隊方才止住頹勢,沒有全軍覆沒。甚至袁紹還敢於拔劍和秦王單挑。”
“袁紹的做法可謂是不冒險,但是在生死之間,袁紹卻選擇了親自鼓舞士氣,而就是他的行為穩定整個戰局。在逆境的情況下,袁本初有著驚人的判斷力和執行力。”
“過去袁本初和我戰於並州,有著秦王的幫助,我方能占據上風,但是袁紹發現情況不對,我的疑兵之計立刻被他識破,幾乎扭轉了整個局麵,如果不是秦王的威名赫赫,我也很難在並州取得如此大的戰果。”想起過去和袁紹在並州打的交道,張白騎也心有餘悸的說。
“我們用精騎騷擾四州,猶如在袁紹的四肢上斬上一刀,雖然疼痛但是不致命。但是如果袁紹不顧自己的後方,攻入了洛陽,那麼就如在我們的心頭上插上一刀。”魯肅又繼續說道,“袁紹不可不防,斷臂之傷和心頭之刀袁紹必然能夠分清主次。”
“劉備此人數敗於秦王、曹操,但是卻依然能夠屢敗屢戰,可見其堅忍之誌,關羽、張飛更有萬夫不當之勇,非昔日呂奉先不可勝之。驃騎將軍勝劉備易,但搏殺劉備卻不易,劉備不除,我們必然難以全據兗州,切斷叛軍。”
“驃騎將軍肯定認為袁術雖眾,但易於戰勝,隻是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袁術輸過秦王、輸過曹操、輸過周瑜甚至連劉表都輸過,但是他的地盤卻越來越大,手下的將士也越來越多,袁術擅長雖敗猶勝。即使我們戰勝了袁術,您怎麼能夠肯定袁術無法阻止更多的軍隊反攻呢?”
“驃騎將軍,臨戰決機,我遠不如您,但是思度弘遠您不如我。您的策略一直注重在所有的敵人都按照他們既定的部署進行,敵方不會募兵,這樣的思考或許在一州的戰局上沒有任何的錯誤,但是在這樣以整個華夏為土地的謀劃上,卻是有所缺憾的。”魯肅一邊說著一邊對張白騎行禮。
張白騎卻側過身子不願意受他的禮,反而轉向魯肅對他行禮道:“如果不是子敬的話語,或許我就會犯下大的錯誤。在戰略這個方麵,我不如你很多。那現在這個情況,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辦?”
“您的策略都建立在能夠很快擊破叛軍的基礎上的,但是您卻過於的理想化了。所以我認為第一次平叛慢不得,而第二次平叛快不得。過去第一次叛軍集結討伐秦王的時候,那時候的確慢不得,因為秦王沒有完全掌控朝政,如果不能夠以雷霆萬鈞之勢展現出自己的實力,恐怕後方就會有變動。”
“但是這一次,雙方為了勝利不會妥協,會用上一切的實力,擊敗敵人的軍隊,不過多久敵人又會募集更多的軍隊,所以我們隻能夠步步為營,一點一點的消耗敵人的實力,占領敵人的地盤,這才是取勝之道。”
“這一次平叛快不得。”張白騎默默地思考著魯肅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