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左豐指著一個跟隨他一同進入營帳中的十多歲的少年說道:“這個少年叫做做鄧艾艾,現在還沒有取字,雖然和我老左一樣口齒有些不怎麼伶俐俐,但是非常的聰慧慧。”
對於鄧艾,左豐的確非常得意,鄧艾是他在路過新野的時候偶然見到的,在交談之下,他發現鄧艾和他一樣口齒不怎麼伶俐。
作為同樣口吃的人,左豐並沒有因為鄧艾是一個放牛娃而小看他,反而和他耐心的交談了起來,交談過後,才發現鄧艾的學問紮實,而且非常的有誌向,希望通過自己的知識來改變放牛的命運。
為了不讓這樣的人埋沒,左豐將鄧艾推薦給了薑冏。薑冏看到鄧艾家境貧寒,不僅借書給了鄧艾,資助他進學,甚至還根據已故太丘長陳寔碑文中的兩句“文為世範,行為士則”的話語給鄧艾取了一個字,等待著鄧艾成年後再使用。
甚至他還語重心長的給鄧艾說道:“我的孩子目前剛出生沒有幾年,你比他年長一些,將來你們要像親兄弟一樣相互扶持和幫助。”
對於薑冏的囑托,鄧艾也答應了下來,甚至約定好等兩人年齡大了之後,雙方就結拜成為兄弟。
“英雄出少年啊,老夫已經老了,以後輔佐秦王看的就是你了。”對於左豐帶來的人,段煨也是非常的客氣。
鄧艾和段煨的地位相差有些大,即使在倨傲的人,看到段煨這樣的表現後,鄧艾也感動的回應:“我是一個口齒不清的人,想不到能夠夠得到您這樣樣的評價。現在我聽說將軍您的情況,我有一個策略想要獻於您。”
聽到鄧艾的話語,段煨站了起來,正色說道:“您說。”
段煨有手下反對說:“這個少年年齡太小,即使再聰慧,又說得出什麼可以用的計謀呢?”
“我聽聞正直廉潔的人士也未必能經濟世務,因此齊桓公忽視管仲的奢僭,而錄其匡合諸侯之大謀;漢高舍陳平之汙行,而取其六奇之妙算。一個計策的好壞和提出計策的人沒有任何的關係,判斷計策的好壞是我作為軍隊的主帥的責任。”
“現在這個小家夥獻計於我,我如果連聽也沒有聽,就否認了他的計策,我這樣子怎麼能夠砍人,又怎麼能夠伏眾了。昔日秦舞陽在十三歲時候砍人,甘羅十二歲就當上了秦國的白紙扇,出門談事情,我們能夠因為年齡小而忽視他。”
聽到段煨的話語,鄧艾大喜,他說道:“將軍您的氣量竟然如此。”
左豐笑著說:“這是老段段和秦王王學的,你真的見過秦王王,才知道什麼叫做氣量。”
於是,鄧艾結結巴巴的說出了自己的計策,而他的計策讓段煨很是吃驚。
聽完了鄧艾的計策,段煨對左豐行了一個禮:“過去我隻聽過你搞錢有一套,沒有想到你搞人也有一套,這就是秦王派你過來的原因啊。”
“怎麼樣,我們口吃吃的人,有才乾吧吧。”左豐在臨走的時候,得意的對段煨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