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這麼按部就班地慢慢往前走。
楊大山家裡陸續買了幾次地,有長畝的、有十來畝的都在周邊村子,自己沒時間,都是請人幫忙。另外,經齊星雲介紹買了一個五十畝的小莊子,這些全部佃給彆人種。
現在楊大山家裡也算有一點點家底,這是在青山村來說,一出村子就不夠看了。
各種收入加起還可以再買兩個莊子,但是楊大山一家都很低調,覺得現在有這麼多地已經差不多了,而且自己又管不過來,就沒想要多買。
想買的人現在還小做不得主,這個人就是三毛了,他的誌向是做一個生意人,把妹妹的所有想法都實現。
但他現在才十歲,妹妹說:這麼小就去外麵做生意也隻能是小打小鬨,要做大生意是沒人相信的,何不在學堂多做幾年學問,最好像大哥一樣考個秀才,到時出門在外有個秀才功名在身行事也方便。
四毛到了六歲就去了學堂,去的還是大毛他們那個學堂。
三毛現在很用功,四毛不想做最後麵的那個,也努力追趕。
這樣就苦了二毛,他本來就不是學習的料,心也沒在用學習上,心心念念都是練武,每天要練功,還要學習,忙不過來,根本忙不過來。他學習不好,但基本功倒是被小草兒指導著練得不錯,住到鄭府後利用空餘時間跟著護衛也練幾下。
鄭先生給他們做了計劃,今年三個小的全部都參加童生,要是全部都過了,就給二毛安排一下師傅教練武,最好也考個秀才再去軍營,這樣你就比彆人多一個長處。
雖說軍營都是大老粗,但是多讀書識字看起兵書都比彆人容易。
三毛就按小草兒說的考到秀才就可以放手去做生意,在這之前,有時間可以跟在吳掌櫃身邊學習。
至於四毛,沒彆的,想做大儒的人隻能是學富五車,學習吧。
所以這段時間幾兄弟全部都住到鄭先生家裡,由鄭先生親自指導,連楊柏林也沾了光。
大毛和楊柏林今年二月份要參加院試,如果通過了考試就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了。
哥哥們在學堂努力,小草兒在家也努力。
小哥也不在家,她自己每天一早起來跑步、紮馬步,從不間斷。
四歲的小女娃,長高了不少,卻依然是白白淨淨、肉嘟嘟的,任誰見了都想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