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行業規矩(2 / 2)

這部劇最大的亮點選材獨辟蹊徑,主線縱橫交錯。

影片中真愛假情柳暗花明,懸念包袱波瀾迭起,情節鋪設險象環生,任誰看了也隻會是沉迷其中。

它在架構、情節、內涵方麵給傳統的諜戰劇做了補完和延伸,更有戲劇效果上的創新和突破,可謂亮點頻閃、高潮不斷、反轉密集。

這些人都是幾十年的從業經驗了,一部劇的好壞當然能判斷得出來。

況且在熟知劇情的前提下,親眼看過了拍攝過程,其中的期待樂趣更是普通人體驗不到的,況且劇本跟畫麵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感受層麵。

實際上,該劇的投資方並非央台跟龍吟兩家,其他大大小小的掛名單位還有六七個。

這就是龍國的內地特色,一個好的項目不可能有哪家單位可以吃獨食,給彆人分一杯羹乃是業內潛規。

哪怕這兩家單位在內地的各自領域,都擁有著一言九鼎的巨大話語權。

但是,利益均攤是任何國家的娛樂業都不能繞過去的行業規矩,即使他們兩家具有如此權柄,也得按照規矩來做事。

當然了,其他的投資方所占比率很有限就是了,真的被其他單位把自己該得的利益無限製的攤薄,作為項目的主要策劃發起者也斷難接受。

因此就形成了甭管多大的項目,在正式播出時都會後綴一連串的掛名單位,已經形成了一種業內怪相。

就像剛剛播完第二輪的《征服》,當初立項時明明彆人避之不及的項目,卻在上線後的片尾字幕裡仍舊掛著一長串參與單位的原因。

不過這樣的行規之後,也並非是毫無益處,至少擴大了項目的影響力,把更多的人拉到了同一條船上,上播的時候遇到的市場阻力就會相應的小了很多。

而且這些額外加入的單位,在影視劇製作的時候,也有權利進組的,打出的名目是監製也好,協助也罷,總之要體現出自家單位的存在感來。

比如這部劇,在方源返回後,就多出來好幾位陌生的麵孔。

由此而衍生出來的,就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拍攝空暇,總有人有意無意的找到他,各種的遊說拉攏。

人家當然不會太明目張膽,均是打著關心愛護的名義。

這一點讓龍吟公司派來的代表孟國楨很是緊張,往往就會在這個時間點出其不意的現出身來。

隨藝人進組的藝人經紀人自然也會及時出現,合同裡就有這麼一條,要幫藝人解決身邊發生的一些瑣事。

方源看著這些情況隻是在心裡暗笑,即便是那些對他動了心思的人,其實他也談不上有多反感。

這都是人脈,說不定哪一天,人家就成了某一項目的主創方,龍吟卻替代了他們今天的位置。

何況,這種有的無的結交或者拉攏,同樣是對藝人身價的一種潛在認可。

類似的情況出現的多了,被糾纏的藝人就能多多少少享受到一些原屬公司的更高待遇。

試想,一個男藝人都有如此待遇了,身材樣貌俱佳的女藝人身邊又會有幾倍、十幾倍的被人關注可想而知。

但即使是這樣,方源這段時間來說,並沒有不厭其煩。

就因為這些人都很會來事,不僅能說會道,還善於活躍氣氛,看出你情緒裡的異樣也會轉身走開,絕不會糾纏不清。

隻是,他隻有自己的親身感受,至於彆人又是怎樣的遭遇,他就不會知道了,也懶於去了解,隻要楊雨彤的情緒才是他想要關注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