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全國轟動(1 / 2)

馬占山憂心忡忡的走了,李衛國派人把槍支彈藥送到了北岸,至於15萬大洋的錢款,馬占山需要時間從後方籌集。

記者們的拍攝采訪持續到中午才結束,他們通過各種渠道將懲戒軍的戰績發往世界各地,一下子引起巨大的轟動。

百姓聽聞一支民間自發組織的武裝居然消滅鬼子一個大隊,頓時大喜,全都奔走相告,買空了炮仗店的炮竹,劈裡啪啦的放炮聲響徹全國,喜慶的猶如過年一般。

九一八之夜,不抵抗政策的實施讓國家三天丟掉東北大部分土地,讓全國百姓心中積攢了大量鬱氣,聽聞一場大勝,這口氣瞬時散了大半。

可比起民間的喜悅,民國政府高層則是陰雲密布,懲戒軍固然取得一場大勝,可也破壞了不抵抗的政策。

他們之前還想著不給日本擴大事態的借口,希望國聯調停,懲戒軍一下乾掉日本一個大隊,對方怕是不殺懲戒軍不會罷休,國聯調停估計是指望不上了。

當天委員長在會議上大罵懲戒軍,什麼狗屁民間自發武裝,還隱居深山的智者,還能不能更邪乎一點!

在這位看來,除了他的中央軍嫡係外,任何武裝隊伍都是敵人!都應該消滅!隻是他辦不到罷了。

更讓他惱火的是,日本大使不久前向民國政府發出抗議,說16聯隊的先遣大隊不過是北上保衛鐵路,卻遭到懲戒軍的無恥偷襲,還活捉了16聯隊聯隊長川崎高一,這是對大日本帝國的挑釁。

日本大使叫囂,民國政府必須馬上下令,讓懲戒軍將川崎高一放了,並勒令懲戒軍放下武器向關東軍投降,否則關東軍將采取必要手段!

在他眼裡,日本是個強大的現代化工業國,根本不是落後且分裂的中國可以戰勝的,他不敢和日本人叫板,隻能什麼事都滿足對方,希望對方不要擴大事態,東北丟了就丟了吧,反正不是他的地盤,希望日本吃飽了便停下兵峰。

校長立刻派出一位直屬中央的特派員,乘坐飛機趕往北方。

日軍一邊給民國政府施壓,另一邊調遣大軍北上,第二師團抽調了兩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一個炮兵聯隊,40門野炮和八門重炮,還從混城39旅團抽調了一個大隊,在4輛坦克,4架飛機的支援下,浩浩蕩蕩北上開赴江橋。

這支鬼子部隊人數超過2萬人,各種重武器齊全,其兵鋒壓製讓幾百公裡外的馬占山不和懲戒軍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機,江橋抗戰進入了最慘烈的第三階段。

不過鬼子大軍北上不敢用火車,速度不會太快,懲戒軍還有足夠時間修建防禦工事。

這幾天高地上的工程就沒停過,陣地上全是各種炮塔和混凝土碉堡,幾乎看不到露天戰壕,隻能看到一條條白色混凝土戰壕,從這些混凝土戰壕上開出一個個拳頭大小的射擊孔。

為了快速修建這些碉堡,李秦武不斷從後方運送水泥,水泥到時好弄,可鋼筋沒法滿足,李秦武就用竹子當鋼筋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