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全國轟動(2 / 2)

在竹子內部灌上混凝土,把它當做臨時鋼筋,這些碉堡又不指望能堅持多久,隻要能扛住鬼子炮擊,打完這場戰就丟了。

為了加強火力,李秦武還把摔壞的鬼子坦克炮塔拆了,鬼子坦克炮裡有一門37mm小水管,威力是差了點,但射速可不慢。

李秦武先把這四台爛坦克運到虎頭山的修械所,用修械所的工具將車體和炮台分割,然後拿一些鋼筋焊接在炮塔底部,這樣就可以把炮塔插在地麵使用。

這炮塔的體積很小,插在地麵很難被敵人看見,不過鬼子坦克裝甲實在太薄,要是被敵人火炮命中,估計直接就報廢了。

李秦武尋思這都當固定炮塔用了,乾脆多疊一些裝甲,於是讓分身們往上麵焊接大量裝甲板,將裝甲厚度增加到50mm。

隻能加到50mm了,鬼子炮塔是人肉驅動,再厚就轉不動了。

李秦武覺得這還不夠,鬼子可是有重炮的重炮炮彈砸下來,就算沒直接擊中小炮塔,估計也能把裡麵的分身震死。

李秦武又讓分身們做了些厚厚的圓形水泥罩子,將炮塔罩住,隻留下前麵的射擊口,這樣曲射炮彈就波及不到炮塔了。

除了4個小炮塔外,懲戒軍還在修建大量迫擊炮碉堡。

迫擊炮碉堡就是個圓形的水泥罩子,水泥罩子中間摳一個圓形射擊口,迫擊炮班組可以躲在水泥罩子內,安全的將炮彈從射擊口射出去。

這種迫擊炮掩體需要先在地麵挖一個大坑,然後將直徑七八米的罩子蓋大坑上。

水泥罩子因其特殊形狀,不能用竹子代替鋼筋,李秦武隻能讓給鬼子蓋學校的李漢朝偷鋼筋。

另外,所有碉堡地下都要挖掘隧道連通,如果鬼子大軍實在擋不住,分身們可以通過這些地道安全撤離到指揮部,李秦武能開傳送門悠閒地向他們送走。

隻是這工程量有些大,不知道能不能在鬼子大軍到來之前建成。

還有,水泥這東西從初凝到終凝再到硬化,有個相對較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在氣溫較冷的冬天會延長。

分身們隻能在熱轟轟的海島空間澆築各種模塊,把它曬硬了再拉到滿是冰雪的陣地,用鉚接結構連接,然後再用泥漿把鉚接結構封起來。

懲戒軍如火如荼的備戰,準備應對鬼子的攻擊,可等了好幾天,鬼子大軍沒來,倒是鬼子使者和民國政府的特派員先到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