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秦武一下坐直身體,拿起筆快速在紙上繪製起來,這一畫就是廢寢忘食的整整5天,5天後,繪圖桌上多了40多張圖紙,最上麵一張圖紙是三視圖,這支槍是pps43衝鋒槍。
說pps43恐怕有人不了解,那換一個名字,我國的五四式衝鋒槍,雷鋒槍,這下熟悉了吧。
pps43的生產背景是德國大規模入侵蘇聯,導致蘇聯丟失很多工業化城市,此時大規模裝備蘇軍的波波沙也就是pps41成本還是過高,蘇軍需要一款比波波沙成本低,擁有不差於波波沙屬性的衝鋒槍,於是蘇聯搞出了pps42。
pps42渾身上下都用衝壓件焊接鉚接,槍身布局相當緊湊乾練,采用折疊槍托,彈匣井加長,讓射手可以握持射擊,相當於自帶前握把,最重要的是,它相當可靠!
pps42槍身沒有一處暴露在外的結構,密封性相當好,相比起來斯登衝鋒槍就是支張開腿的碧池!
更更更重要的是,這支槍擁有不俗於司登衝鋒槍的低成本屬性,任何一個有50噸衝壓機的小工廠都能生產,而李秦武有陶鋼,生產難度再次下降。
當然,李秦武要抄的並不是pps42,而是pps43,pps43和pps42的區彆不大,隻是pps43在pps42的基礎上縮短槍身,結構變得更加緊湊,更省材料!
pps43槍托打開時長度820,槍托折疊時長度610,空槍重3.36kg,隻有連發功能。
後世這支槍能斬獲二戰最強衝鋒槍的美名,證明它的結構相當成熟,李秦武根本找不到改進的地方。
他直接把圖紙扔到生產線,先生產100支,分彆開傳送門拿去東南亞,重慶,河南,虎頭山,做多地形,多氣候測試。
以後懲戒軍的衝鋒槍就裝備這玩意了,當然主要的對外售賣自動武器也是這玩意,李秦武給它的編號是噴火-2。
反正pps43原時空本來就是波波沙的三妹,而且從外形上看也和波波沙差不多,冠上噴火-2的名號倒也不錯。
等噴火-2通過實驗後,李秦武就會把掃蕩者的生產線停了,掃蕩者底子太差,李秦武不打算繼續生產了。
安排好噴火-2的測試,李秦武睡了一覺,回了些精力,查看了一下各處產業發展情況,再次回到繪圖台邊工作。
懲戒軍不論體能還是護甲裝備都強於其他軍種,老舊的栓動步槍和衝鋒槍嚴重遏製懲戒軍的戰鬥力,李秦武必須為他們準備更先進的武器!
現在他有三個研發目標。
第一,發射全威力彈的半自動步槍,第二,發射中間威力步槍彈的自動步槍,第三,彈鏈式輕機槍,以及加裝重型槍管後改的車載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