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柱自覺過意不去,他擠出一絲笑容:“沒、沒事,我也去看看鐵子,一會在綢緞莊外的桂花樹下等你們。”
見他堅持這麼說,宋芫也沒再推拒:“行,等我們買完東西,就到綢緞莊那找你。”
已經到了午後,市集上行人並不多,路邊的攤子也是稀稀疏疏,遠不及縣城來的熱鬨。
賣牛角梳的阿婆吆喝著道:“賣牛角梳咯,小姑娘要來看看嗎。”
二丫忍不住頻頻回頭,見宋芫始終沒有反應,她糾結了會,才鼓起勇氣扯了扯他的袖子:“大哥。”
宋芫還在想著,家裡要添置的物件,這次一定得把東西買全了,免得下次又要跑一趟。
米糧也要再買一點,家裡兩龍鳳胎太能吃了,難怪人家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沒點家底,真養不起這幾個吞金獸。
此時的宋芫還沒反應過來,他是完全按現代人的觀念養孩子,不僅給吃飽喝足,還講究營養搭配。
連地主家的,都未必能如此精養孩子。
這可不是花錢如流水嗎。
宋芫感覺有人拉了拉他袖子,便低頭瞅去:“怎麼了?”
二丫絞著手指:“那個……牛角梳。”
宋芫回頭一看賣牛角梳的攤子,隨即恍然,這小丫頭是想要牛角梳吧。
他挑起嘴角,故意說:“你說什麼?我沒聽清楚。”
二丫飛快看了他一眼,小聲說:“我想要個牛角梳。”
宋芫把手放到耳朵後麵:“大聲點,什麼牛角梳?”
瞧著他臉上的戲謔,二丫也反應過來宋芫在逗她玩,她氣得跺了跺腳:“哼!”
大哥太壞了,她再也不要理他了!
“哎哎!”宋芫喊了喊她,隻見二丫頭也不回地跑了。
小丫頭太不經逗,這麼快就生氣了。
“宋大哥。”阿牛看著跑遠的二丫,有點懵,“二丫她怎麼生氣了。”
宋芫笑笑說:“把小丫頭惹毛了,你跟著她吧,彆叫她走丟了。”
“哦好。”阿牛馬上跟了上去。
宋芫也不著急,他走去攤子前,拿起一把牛角梳:“阿婆,牛角梳怎麼賣?”
阿婆笑嗬嗬道:“10文錢。”
宋芫給了錢,抬腳朝著二丫跑走的方向走了過去。
拐個彎就看到,二丫站在賣糖葫蘆的老爺爺麵前,仰起腦袋,眼睛盯著糖葫蘆看。
阿牛在一旁問她:“二丫你想吃嗎,我給你買一串。”
二丫撇撇嘴:“我才不想吃,我就看看。”
小丫頭就是嘴硬。
“不想吃就算了,阿牛咱倆吃。”宋芫給了老爺爺四文錢,“來兩串糖葫蘆。”
“好嘞。”老爺爺拿下兩根糖葫蘆給他。
宋芫接過糖葫蘆,咬了口,誇張道:“好甜啊,阿牛給你一串。”
阿牛擺手:“我不吃,給二丫吃吧。”
小丫頭明明很想吃,可仍倔強說:“我才不吃他買的糖葫蘆。”
“行了,小姑娘彆生氣了。”宋芫摸出牛角梳給她,“喏,給你的賠禮,彆生哥哥氣了好嗎。”
二丫想把牛角梳扔了,但實在舍不得,她撅嘴說:“你再給我買兩串糖葫蘆,我就不跟你計較。”
宋芫伸出根食指,在她麵前搖了搖:“隻許一串哦,糖吃多了對牙齒不好。”
“那好吧。”二丫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兩大一小咬著糖葫蘆,慢悠悠的走在路上。
宋芫先陪著阿牛去買了需要的工具。
然後他才去買了油燈、火折子,以及鐮刀、鋤頭這幾樣農具。
家裡的碗不夠用,宋芫又買了五六個碗和裝菜用的碟子。
買碗的時候看到有茶盞,宋芫順手拿起幾個,家裡來了客人也能用得上。
農村人喝水都是直接用碗裝的,很少會用茶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