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宋芫是個講究人,喝水一定要用杯子,偶爾也能放點茶葉泡著喝。
飯後喝上一口茶,彆提有多愜意了。
幾樣東西算下來,一共花了半兩銀子。
看他花錢大手大腳的,阿牛瞠目結舌:“宋大哥,夠了夠了。”
宋芫把碗碟收進背簍裡:“阿牛,你知道哪裡有爐子賣嗎?我想買那種紅泥小火爐。”
阿牛想了想說:“我知道南街有一家賣爐子的,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你說的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是出自一首詩裡:“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有一兩年還流行過圍爐煮茶,用的就是紅泥小火爐。
蒲扇清搖,煮酒或是煮茶,都彆有一番滋味。
到了賣爐子的店鋪,宋芫有些失望,店裡賣的爐子都很大,沒有他想要的那種小爐子。
宋芫問了問店家,店家說他可以做,不過要兩三天才能做好。
宋芫給定了兩個爐子,和煮水用的土陶罐,給了50文定金。<
br>
因為是阿牛認識的,就沒有簽契書。
跟店家閒聊的時候,宋芫隨口說了句:“好不容易來一次鎮上,可逛了一圈也沒看到有賣羊的。”
誰知店家聽了說:“你想要買羊啊。”
宋芫聽他語氣,覺得有戲,就說:“我想買隻懷崽的母羊,你知道哪裡有嗎。”
“懷崽的啊,可能有,他養的羊多,要去看看才知道。”店家說。
“那您方便帶我們去看一下嗎?”宋芫趕緊問。
店家很爽快答應了,並把店門關了。
這個點也沒什麼人會來買爐子,主要是冬季過了,天熱都用不上爐子。
店家姓何,名方,自小在鎮子上長大,是阿牛姐姐嫁去的夫家的遠房親戚。
何方說的地方有點遠,位置在郊外。
聞言,阿牛麵色古怪:“那不是黃員外的莊子嗎?”
何方淡定說:“對,那就是黃員外家養的羊。”
宋芫:“……你們賣黃員外家的羊,黃員外他本人知道嗎?”
“安心。”何方說,“那正是黃員外的意思,他家養的羊太多了,生了一窩又一窩,根本吃不完。”
宋芫叫上在桂花樹下等他們的張大柱,幾人乘坐牛車抵達張員外的莊子。
到了莊子,他們繞到後門,何方去敲了敲門。
開門的是一個瘦小的男人,何方說:“我找李哥。”
“李哥出去趕羊了。”那人說。
何方:“我帶人來買羊的,你們羊圈裡有懷崽的母羊嗎?”
“有是有的,但要等李哥回來看過才能賣。”
何方又問:“李哥什麼時候能回來。”
那人也估摸不準時間,隻說:“日落之前肯定會回來。”
宋芫也沒想到買頭懷崽的母羊也會一波三折。
倒也不難理解,一般不是急著用錢,也不會把懷崽的母羊賣出去。
“你們就在外麵等著,李哥回來也是從這個門進來的。”那人說完就把門關上了。
宋芫和何方麵麵相覷。
何方無奈說:“沒辦法,畢竟是黃員外家的下人,他們出門都是仰著下巴看人的。”
宋芫真的想掉頭就走,可來都來了,直接回去又有點不甘心。
“算了,等吧。”他歎氣說。
他們找了個樹蔭底下坐著,等李哥回來。
太陽慢慢地往西邊斜落,圓紅的夕陽像浸泡在蜜糖裡的橙子,暮色粘稠得如同濃墨重彩的油畫。
日落黃昏,倦鳥歸巢。
“咩~咩~”的羊叫聲伴著落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