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透過薄霧,灑在田野上,放眼望去一片綠意盎然。
宋芫拉著牛繩,皺起眉頭苦思冥想,牛怎麼趕來著,救命,他不會趕牛啊。
他模仿著牛的叫聲:“哞哞哞,走了走了。”
“噗嗤。”身後響起一聲笑,宋芫回頭一看,就見孫嬸挎著竹籃站在田埂上。
“小宋,牛不是這麼趕的。”孫嬸忍不住笑道。
宋芫尷尬地撓了撓頭:“我之前沒趕過牛。”
“我來吧,你要把牛趕去哪裡?”孫嬸走過來,拍了拍牛屁股,吆喝一聲,大水牛就緩緩走了起來。
宋芫道:“就趕到山坡下讓它吃草。”
“你牽上牛繩拉著它走就成。”孫嬸說,“我正好也去挖野菜,咱一塊過去吧。”
宋芫牽起牛繩,果然大水牛就乖乖跟著他走。
剛好碰見孫嬸,宋芫就跟他說了要雇幾個人幫忙耕田的事。
“嬸子你也知道的,我就沒下過地,也不知道怎麼播種,就想麻煩你,幫我找幾個人來……”
他話說到一半,孫嬸就爽快說:“這有啥難的,你等著,我去把我家大柱,還有石頭叫過來給你幫忙。”
說完就風風火火地走了。
宋芫甚至都來不及說工錢的事。
算了,等會讓阿牛跟他們說吧。
宋芫趕著牛到山坡下,找了一處野草旺盛的地方停下來,讓牛吃草。<b
r>
山上的野菜長了一茬又一茬,綠油油的,看著很是喜人。
如今的宋芫已經能很熟練地區分出哪些是野草,哪些是野菜了。
他順手挖了把薺菜,打算中午拿回去煮雞蛋薺菜湯。
山坡的另一側,幾位大嬸正忙碌地挖掘著野菜,且不約而同地聊起了近日村裡的話題人物——宋芫。
“你們聽說了嗎?”一位大嬸開口。
“宋家那個小混混敢去打大蟲?我咋這麼不信呢。”另一位大嬸半信半疑。
“我本來也是這麼想的,但昨天我家大河去了宋家一趟,回來就告訴我以後彆再招惹宋大樹。”
大嬸們依舊滿臉疑惑,畢竟宋大樹那小混混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宋大樹不是買了八畝田地嗎?他哪來的這麼多錢?”一位好奇地問。
“我聽嫁到小黎村的大姑子說,官府給了他五十兩賞銀。”
聽到這個消息,一群大嬸們驚訝地張大了嘴,那可是五十兩銀子啊。
聽著她們說得跟真的似,大山娘譏諷地笑道:“他要是能打得了大蟲,我還不如相信豬能上樹。”
宋芫坐在草地上,雙腿微微彎曲,嘴裡隨意地咬著一根茅草,斷斷續續地哼著小曲,倒是十分悠閒。
就在這時,挖野菜的嬸子們剛好挖到了這邊。
“哎呀,那不是宋大樹嗎?他怎麼也在這裡?”一位眼尖的大嬸驚呼。
其他人也顯得有些慌張:“他不會聽到我們說他的壞話了吧。”
就在這時,宋芫站了起來。
“他要過來了,難道他想揍我們?”一群大嬸嚇得臉色蒼白。
“我家大河可是叮囑過我,不讓我招惹他的。”
宋芫拉起牛繩,心想,是時候回去犁地了。
他趕著牛就離開,留下一群大嬸們麵麵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