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牛角包(1 / 2)

牛叔接過圖紙,隻瞧了一眼就說,能做,不過最用土坯來盤,土坯耐燒,也能用得久一些。

“沒問題。”宋芫說完,又搓搓手,不好意思道,“叔,這土坯怎麼弄呢?”

“我教你怎麼做吧。”牛叔放下手上的木刨,起身說:“做土坯得用黃土,粘性高。”

“那就麻煩叔了。”宋芫笑道。

牛叔連連擺手:“不麻煩不麻煩。”

又說:“你訂製的床已經做好了一張,再刷上幾遍桐油就差不多了,你瞧瞧還需要改動的地方嗎?”

宋芫這才注意到,靠著牆邊的雙層架子床,他走過去仔細端詳。

這床約有一米五高,上下兩層,寬度可以容納他一個成年人躺著滾一圈。

宋芫忍不住伸手敲了敲床板,床麵平整寬闊,選用的木材堅硬結實,就算在床上蹦噠幾下也不會塌。

抬頭一看,四根床柱上竟還有木雕,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雕琢,光滑細膩,毫無毛刺。

宋芫表示很滿意,誇道:“不用改了,就是我想要的樣子,牛叔這手藝都可以出去開鋪子了。”

牛叔忙道:“哪有你說的這麼好。”

“叔做好了跟我說一聲,我、”宋芫剛說一半,發現他一個人也搬不動這麼重的床,旋即改口,“我多叫幾個人過來搬。”

牛叔笑嗬嗬說好。

隨後,他帶著宋芫去山腳下,挖了兩擔黃土回來,倒在地上,挑出裡麵的石頭和雜草。

牛叔進屋拿了一把剪刀和一把稻草,將稻草剪碎後混入黃土中,加上水開始和泥。

宋芫也卷起袖子,跟著和起了稀泥。

等泥巴和得差不多了,準備灌土坯時才發現,沒有合適的木模。平時用來灌土坯的木模都比較大,而做烤爐用不上那麼大的土坯。

牛叔便抄起工具與木料,重新打造了一個小巧的木模。

兩人合作下,很快就灌了一排土坯,放在太陽底下晾曬個幾天就能用了。

得空時,宋芫便會帶上二林和二丫去花生地澆水、除草。

丫丫則暫時托付給牛嬸照看。

雖然宋芫寵著幾個小的,但也不願意將他們養得四肢不勤,五穀不分。

該做的農活還是要做的。

即便日後二林科舉中榜,跨越階層,也要記住自已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不能忘了本心。

雜草才剛剛長出來,不算多,一個上午時間就全部拔完。

回去路上,遇見的村民都十分熱情地與他打招呼。

村民們對他的態度,也從最初的嫌棄厭惡,到聽聞他打虎後的畏懼,再到官差送匾額後的熱情。

宋芫對此也坦然接受。

彆人對他冷臉時,他自然不會理睬。

若他人笑臉相迎,宋芫也不會計較過去的不快。

最近幾日天氣晴朗,土坯很快晾乾,能夠開始搭建烤爐了。

他家院子還是小了點,左邊種花,右邊種菜,廚房外還圍了羊圈,導致沒地方搭建烤爐。

宋芫在院子轉了轉,略一思索,決定就將烤爐搭在門口的角落。

他叫上二林、二丫,把土坯搬進院子裡。

這時,牛叔提著桶攪拌好的黃泥漿過來,泥漿裡麵加了石灰和稻殼,充當粘合劑用。

先建一個約一米高的台麵。

然後在台麵上,用土坯堆砌出一個圓形的火爐坑,頂部留出兩個排煙口。

二林看了會,見幫不上忙,就回屋裡看書,並監督二丫寫大字。

接著用乾黃土把火爐坑四周夯實,中間放上稻草加黃泥漿保溫,再用小塊土坯外層再蓋一層,於是簡單的土爐就完成了。

還剩下半桶黃泥漿,在土爐外砌上厚厚一層,既能防潮防濕,又達到保溫的作用。

烤爐分為上下兩層,中間用鐵架隔開。

折騰了一下午,總算全部完成,宋芫拍拍手上的泥巴,退後幾步一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