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後,宋芫舒舒服服地躺了數日,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醒。
醒來後,吃過早午飯,然後搬個躺椅在樹蔭下繼續眯著眼假寐。
暮秋的陽光已不似盛夏那般熾熱,灑在身上反倒有種懶洋洋的暖意。
宋芫就這麼半睡半醒地躺著,微風拂過,帶來一陣若有若無的桂花香氣。
就在他快要再次睡去的時候,腿上突然一沉,宋芫猛地睜開眼,隻見一隻大貓正穩穩地趴在他腿上,還愜意地“喵”了一聲。
宋芫無奈地笑了笑,伸手輕輕撓了撓大花的下巴,大花舒服地眯起了眼睛。
“你這家夥,倒是會挑地方。”宋芫哼笑。
大花舒服地打著呼嚕,宋芫也跟著放鬆了下來。
“你最近上哪兒去了,這麼久都不見你。”宋芫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撫摸著大花的背,“虧我還擔心你是不是跑丟了。”
大花隻是眯著眼,尾巴偶爾輕輕晃動一下,比宋芫還悠閒。
一人一貓,就這麼在院子裡享受著難得的靜謐時光。
直到宋晚舟和丫丫從外麵玩鬨歸來,歡快的笑聲打破了這份寧靜。
“噠哥~”丫丫甜糯的聲音響起。
宋芫睜開眼,伸伸懶腰,膝上的大花“喵”了一聲,跳到地上跑開了。
“今晚你倆想吃什麼,我去做。”
宋晚舟歡喜道:“大哥,我想吃魚香肉絲,多放些木耳。”
丫丫也高高地舉爪爪:“蛋蛋!”
“行。”宋芫笑了笑,“一會兒就給你蒸雞蛋羹。”
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地過著,每日擼擼貓,逗逗狗,時不時到池塘邊釣個魚,過得極為愜意。
每次牛嬸過來,就看見他坐躺椅上,蹺著腿,一副悠閒散漫的樣子。
牛嬸忍不住念叨:“小宋你就這麼天天閒著,也不覺悶得慌,再躺下去,一身懶骨頭都要躺出來了。”
宋芫捂了捂耳朵,拖長聲音:“嬸,我這好不容易能鬆快鬆快,您就彆嘮叨了。”
牛嬸白了他一眼,說道:“明兒個我要去山上摘柿子,你去不去?”
聽牛嬸這麼一說,宋芫立馬來了精神,坐直身子說道:“去,當然去!”
去年他跟牛嬸摘了好幾筐柿子,做成柿子餅,那口感軟糯香甜,讓他一直念念不忘。
第二天,宋芫和牛嬸、還有阿香姐背著竹筐,早早地就上了山。
山上的柿子樹比去年更加枝繁葉茂,柿子也似乎比去年結得更多更紅。
“哎呀,今年真是個好收成!”牛嬸臉上滿是喜悅。
宋芫手腳麻利地爬上樹,摘下柿子放進隨身帶著的布袋裡。
等摘滿了一袋,宋芫便把袋子係好,給到樹下的牛嬸和阿香姐。
牛嬸和阿香姐趕忙接住,將柿子放進竹筐中。
三人忙忙碌碌了大半日,竹筐都被裝得滿滿當當。
太陽逐漸西斜,橘紅色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
天色不早了,三人便開始下山。
每人挑著一筐沉甸甸的柿子,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走去。
宋芫走在前頭。
阿香姐在中間,彆看阿香姐身形瘦弱,挑著上百斤重的柿子走起山路,也依舊穩穩當當。
倒是宋芫很久沒乾過體力活了,才走了一小段路,就覺得肩膀被扁擔壓得生疼。
正走著,突然腳下一絆,宋芫一個踉蹌,差點摔了個狗啃泥。
“小宋,你小心點!”牛嬸在後麵喊道。
宋芫穩住身形,回頭一瞧,原來是一根樹根橫在了路中間。
“嬸你們看著點路,這裡有根樹根。”宋芫說著,又看了兩眼那樹根,隻見樹根形狀奇特,彎彎曲曲的,還帶著一些凸起的疙瘩。
他湊近一看,這才發現這哪裡是普通的樹根,分明是一根葛根。
“哎!是葛根!”
牛嬸和阿香姐聽到他的驚呼,也停下腳步湊了過來。
“還真是葛根,小宋,你眼神夠尖的。”牛嬸笑著說。
宋芫嘿嘿一笑,立馬放下擔子,從腰間抽出一把匕首,開始小心翼翼地挖起葛根周圍的泥土。
葛根能入藥,還能做成葛根粉,饑荒的時候,葛根也是能救命的糧食。
不一會兒,葛根周圍的泥土被清理乾淨,宋芫雙手握住葛根,輕輕一拔,一根粗壯的葛根便被完整地挖了出來。
“這葛根可真不錯!”阿香姐讚歎道。
宋芫笑著把葛根放進筐裡,重新挑起擔子,三人繼續往山下走,終於在天黑前回到山腳下。
李大洪站門外翹首以待,見到他們回來,連忙迎上去,幫忙接過牛阿香擔子,嘴裡說道:“可算回來了,累壞了吧?”
牛阿香淡淡說道:“還行,不算太累。”
李大洪陪著笑:“那就好,趕緊進屋歇歇。”
牛阿香也不說,悶著頭就進了屋。李大洪臉上的笑容頓時僵住,顯得有些尷尬。
宋芫瞧見這情形,悄悄地給牛嬸使了個眼神,咋了這是?
牛嬸擺了擺手,讓他趕緊回去歇著,彆問那麼多。
宋芫心裡雖疑惑,但也不好再多問,便轉身回家了。
隔天一早起來,宋芫想起昨天挖回來的葛根,於是搬來一個大木盆,將葛根洗淨去皮,然後用刀一點點地把葛根切碎。
切碎後的葛根被放進石臼裡,用石錘開始搗碎。
一番搗鼓後,再把碎末放在一個水缸裡,用清水洗一遍,然後用紗布包好,開始過濾。
宋芫給累得不輕,剛想躺下,又看見昨兒摘回來的柿子還沒收拾。
“阿乾阿坤,快來幫忙收拾柿子!”
等收拾完柿子,葛粉已經過濾得差不多了。
他小心地倒掉上麵的清水,水缸底部出現了一層白白的葛根粉。
將裡麵的葛根粉小心翼翼地舀出來,放到一旁的竹匾上,曬個兩三天,就可以收起來了。
這兩天,宋芫也沒閒著,他把柿子一部分做成了柿餅,一部分釀成了柿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