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洪武帝朱元璋命晉王朱剛和燕王朱棣分兵兩路,率軍北伐。燕王朱棣派遣崔淼探查元軍消息,崔淼花費十個日夜,終於在迤都找到元軍駐地。燕王收到崔淼探報,命令大軍整裝待發,一日後開拔前往迤都。
誰知天公不作美,夜間竟下起大雪,燕王召集眾將在中軍大帳商議行軍事宜。
燕王掃視眾人,直接問道:“大雪突至,必定影響行軍,眾將有何見解?”
傅友德躬身說道:“大帥,風雪阻路,大軍行軍艱難,末將建議待風雪過後,再做打算。”
燕王沉吟了一會兒,看向沈清問道:“詹林,你以為如何?”
沈清躬身說道:“大帥,風雪天氣雖行軍艱險,卻也是良機。”
燕王的眼睛一亮,笑著說道:“哦?是何良機?”
沈清答道:“回大帥,這般天氣元軍定會如傅將軍所想,若我們乘風雪而至,實施突襲,定會出乎元軍意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詹林所言正合我意!傳我軍令,即刻行軍!”
燕王一聲令下,眾人紛紛拔營,冒著風雪艱難前行。寒風刺骨,輕飄飄的雪花此時就像堅硬的石頭一般,打在臉上生疼,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在雪地裡,比走在平地累上數倍,可他們不敢停,生怕下一刻身上的汗被凍住,身體失了溫性命難保。
北方的軍士習慣了這樣的天氣,感覺還好,可南方的軍士卻非常難熬,很多人得了風寒,一旦下令紮營,定會有薑湯辛辣的味道在空氣中飄蕩。冰天雪地,藥材有限,得風寒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已經出現了死亡。為了安撫軍心,燕王親自探望,再加上風雪驟停,原本低迷的士氣慢慢恢複,大軍有驚無險的與三月三十日到達迤都附近。與元軍僅隔一塊沙洲,竟未被發覺。
大軍駐紮,燕王召集眾將中軍大帳議事。
“諸位將軍,大軍已至,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眾人麵麵相覷,他們心裡明白,其實燕王早有成算,就看誰能猜到他心裡去。這裡除了燕王,就屬傅友德威望最高,見無人接話,躬身說道:“王爺,末將認為,大軍壓境,直搗黃龍!”
朱棣看向一
旁老神在在的道衍,問道:“和尚以為如何?”
道衍雙手合十,答道:“阿彌陀佛,貧僧以為,我軍人困馬乏,而敵軍卻神采奕奕,強攻雖能取勝,卻也多有損傷,智取才為上策!”
燕王嘴角上揚,笑著問道:“那該如何智取?”
道衍答道:“王爺,觀童是良將,堪大用!”
燕王大笑,說道:“和尚狡猾!”
道衍雙手合十,說道:“阿彌陀佛,王爺謬讚!”
觀童與乃兒不花是老相識,於是燕王就動了勸降的心思。這樣也可為大軍爭取休整的時間,到時即便不能勸降,也可直搗黃龍。
觀童受命前往元軍駐地,與乃兒不花相見,兩人不禁相擁而泣,還未來得及把酒言歡,便聽到手下急報,明軍突然而至,將他們團團圍住。乃兒不花倉促應戰,結果兵敗如山倒,眼看大事不妙,乃兒不花便想乘馬逃走。
一直盯著他的觀童怎能讓他離開,衝上去攔住乃兒不花,告訴他這是燕王的軍隊,隻要他答應投降,自己保證他安然無恙。乃兒不花猶豫半晌,無奈之下與觀童一起到明軍營帳中請降。
燕王設酒款待,兩碗酒下肚,燕王和乃兒不花稱兄道弟,一同暢想受降後的美好生活,兩名大漢勾肩搭背,說到傷心處更是抱頭痛哭,那畫麵簡直--太美,讓人不敢直視。乃兒不花深受感動,便帶領他的全部部落和馬駝牛羊,一起歸降了明軍。
六月,大軍班師回朝,燕王所屬並未回京,直接回了北平。
捷報傳到京師,洪武帝大悅,說道:“肅清沙漠者,燕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