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的首府努克市,坦率地說有點簡陋了。
放眼望去,這裡鮮見高樓大廈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色彩斑斕的木屋。讓人困惑的是,格陵蘭的1.2萬美元人均Gdp並不算低,然而其首府卻保持著這般樸素的風貌。
王朗忍不住提出了這個疑問,而伊凡則迅速給出了解答。
“首先,我們這兒的人性格就是這樣。我們並不喜歡大都市帶來的那種緊迫感,高樓大廈的崛起,會給這座城市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伊凡解釋道。
儘管伊凡的解釋有些令人費解,但從他認真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所言非虛。
“我們這裡的人每年都要與大海進行搏鬥,尤其是到了冬天捕撈螃蟹的時候,那更是一種危險至極的工作。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疏忽而殘疾,甚至失去生命。”伊凡繼續道。
“所以,我們這兒的人對大海懷有深深的敬畏。每次出海歸來,我們都需要一個輕鬆舒適、沒有壓力的環境來釋放緊張的情緒。如果回家後,滿眼都是高樓大廈,那對我們來說,無疑是一種精神上的壓迫。”伊凡進一步闡釋。
王朗雖然仍感到困惑,難道高樓大廈真的與心情愉悅有直接關係嗎?然而,弗蘭克和諾頓卻露出了理解的神情。
很顯然,這或許就是文化和觀念上的差異吧。
看出王朗和弗蘭克的困惑,伊凡笑了笑,露出了一口潔白的大牙,然後給出了一個更通俗易懂的理由。
“其實,我們這裡之所以沒有高樓大廈,還與地質環境有關。我們這裡大多是板岩和頁岩,建造高樓不僅難度大,而且十分危險。”
伊凡的解釋終於讓所有人豁然開朗。這個因紐特人確實口才了得,甚至讓人懷疑他是否更適合去乾傳銷。
不過,伊凡的幽默感和口才也讓氣氛變得更加輕鬆。他時不時地開個玩笑,對努克城裡的風景名勝和傳說也了如指掌。
“這裡就是我們戈特霍布,乃至整個格陵蘭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卡圖亞克文化中心。自1979年2月落成以來,這裡逐漸成為了我們新格陵蘭島民族主義、想象力和潛能的標誌。我們的願景是將它打造成連接我們本土文化與外部世界的橋梁。”伊凡指著一棟外牆呈棕黃色、帶有波浪紋形狀的建築物,自豪地介紹道。
這座建築規模不小,在努克來說,已算是大型建築了。
王朗好奇地問道:“為什麼這裡會被命名為卡圖亞克?這個名字在你們這兒有什麼特彆的含義嗎?”
“沒錯,卡圖亞克在我們格陵蘭語中意為‘鼓槌’,就是用來敲響戰鼓的那種鼓槌。”伊凡笑著解釋道,還做了一個擊鼓的動作。
“自從這座文化中心建成以來,我們每年都會在這裡舉辦戲劇表演、各種演出和展覽。每天還會放映好萊塢電影。同時,這裡每年都吸引著超過十萬名的遊客前來參觀。你們要不要進去參觀一下?裡麵的展覽非常精彩。”伊凡熱情地邀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