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獻禮(1)永樂大典(2 / 2)

並且這11095冊、22877卷,共計3.7億多字的工作量,全部是由人工一次次的抄錄而成。另外,難得的是,全體人員嚴格遵循隻收錄不篡改的原則,保證了資料的真實性,僅憑這一點,就與後世的四庫全書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時隔百年,皇宮、奉天倫三大殿發生火災,永樂大典因搶救及時,逃了一劫,但作為此書的超級書迷,嘉靖皇帝為防患於未然,便決定重抄一本,作為副本流傳於時。

可是非常蹊蹺的是,工作剛剛做完不久,永樂大典的正本版便從此消失匿跡,不知去向,成為永遠的曆史之謎。

然而,作為延續永樂傳奇的嘉靖副本版也是注定命運多舛。乾隆年間永樂大典發現已經丟失了一千餘冊。到了嘉慶時,貪腐的官員開始夾帶偷竊,並將所偷之書以每冊十兩的銀子賣給了洋人。到了光緒元年修翰林院時,大典所存不足5000冊,光緒三年隻剩下了三千餘冊,光緒19年就僅剩下800餘冊。

到了21世紀,加上捐獻和挖掘,也僅僅湊齊了不到200本。

這麼多的書籍,還是幾百年前的正版,運輸難度可想而知,但是,他誌在必得。

而且,裡麵的很多東西可能對他有用,到時候,尤其是關於神秘學,宗教學,陰陽道經之類的。xiaoshubao.net

畢竟,很多知識,完全用不到金手指灌頂,浪費,能從書本上學的東西,就看書學。

而且。很多知識,他就算用金手指也搜不出來,因為他不知道怎麼描述詞條。

除了實際價值,就是附加價值。

永樂大典的重要性,在於底蘊,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底蘊。

如果楊家有了這一套書籍鎮壓,誰敢說他們是暴發戶。

除此之外,就是傳國玉璽,這東西的出世算的是上最簡單的了,因為就是在洛陽的一個枯井裡找到的。

看起來,枯井也不知道有多少年的曆史了。

傳國玉璽,楊軍其實不是很在意,說白了就是一塊玉,它的神聖性在現代已經所剩無幾,就算拿出去,好像

除了讓人震驚一下,也沒啥了,不像永樂大典,起碼能養活成千上萬個專家教授。

一本紅樓還不知道養活了多少人呢。

太阿劍,和九鼎,也是一樣,沒啥神奇的地方,說價值,那是對一個國家來說的,對於個人和家族,那隻是收藏品。

禮單的下麵,就是這些東西的照片,顯然,天宮的人覺得,就算不能及時把獻禮送上,但是有照片也行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