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軟骨頭和忍辱負重(1 / 2)

於康沒有從徐良眼中看到他想看的。

這些話本是大逆不道之言,是對皇權的反叛。

於康在此刻說出這種話,無疑是將自己離經叛道的一麵,赤裸裸展現給徐良看。

對一個認識隻數日而已的人敞開心扉,於康這還是第一次。他希望徐良能給他一個回應,無論是什麼結果的回應。

他心中是有期待的。

數年來,這麼快時間內,對一個人打心裡想去交結,甚至不想欺騙他,真是頭一次。

徐良沉默許久,再開口時,眼神中充滿疑惑。

“於康,大明是朱家的大明,大明百姓亦是朱家的子民,你為何要將這兩者分開?”

於康語氣有些淡漠:“曆朝曆代,這兩者合,則王朝興;兩者離,則天下亂。”

“所以,你覺得陛下接下來的舉措,會是取亂之道?”

“勾連外寇,私賣重器,這些人的膽子不可謂不大。若是此事因為一些原因,導致這些人不被審判。或許現下並不能引起多大影響,但對未來的影響卻極其壞。說是取亂之道未嘗不可?”

“你為何對王公公如此大敵意?又對陛下秉政如此沒有信心?雖說如今內廷司禮監權柄愈來愈重,對外朝傾軋的厲害,但若說取亂之道,為時過早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曆朝曆代,往往就是一些不起眼小事,卻引得後來大的動蕩。”

“你真覺得這件事的走向,會是取亂的根源。”

於康長歎口氣:“大人,這正是我一直擔心的事。”

徐良又變得沉默起來。良久後才問:“這些都是於侍郎教你的?”

於康搖頭:“這些與父親無關。”

徐良似乎不信,卻也不曾反駁,隻是追問道:

“你究竟為何要和我說這些?你可知,隻剛剛這些話,我就可以現在立即將你捉拿起來。”

說到此處,徐良卻忍不住歎道:“你就這麼相信我會和你一起‘離經叛道’?”

“大人,這不是離經叛道。而且,我一直相信您,是因為您如若不是剛正之人,以您的背景,又豈會在錦衣衛被如此孤立打壓?您也該知道,暫理北鎮撫事,多出兩個字來,意味著什麼?接下來,當您踏進北鎮撫司衙門大門那一刻起,迎接您的又會是什麼?我想,不用我多說,您也該猜的出來。”

“所以,這和那件案子究竟有何關係?”

於康諱莫如深,眼中精光一閃而逝。

“大人以此案揚名,得以升遷,該也以此案立足北鎮撫司,去掉‘暫理’兩個字。”

徐良一樂:“原來你是為我好。”

“大人明知我心中所想,何必話中帶刺?”

徐良歎了一聲,直直盯著他看,似要透過這副皮囊,看看這皮囊之下,究竟都隱藏了些什麼。

“我真有些後悔將你收進錦衣衛,如今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人,我想我是甩不開了。”…。。

“大人的性子,我也是卻接近越歡喜,這才暢所欲言。”

徐良苦笑:“可是我覺得,和你離得越近越危險呐!今後那些話,休要再和我說,我隻是想為太皇太後和陛下,做些分內之事,”

……

都察院獄的一間牢室裡,於謙靜靜坐在角落。

都察院監察百官,獄中所關押的,都是身上擔著案子,或被言官彈劾的命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