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數日後,林衝返回少華山。
見救得楊春歸來,心下大喜。
如今人員齊備,商路已通,周邊暫時也無戰事危機,總算可以把精力集中到經濟建設中去了。
馬不停蹄地喚來史進道:“賢弟修辭勞苦,眼下冬日將近,還請賢弟返回舊史家莊處,喚回往日莊客,將史家莊原先田畝、畜棚,還按舊日風貌重新複建起來,如人手不夠,還可從山上帶些士卒下山。一並按日發放工錢,同工同酬,不可怠慢了士卒、莊客。”
林衝知曉史進畢竟是個富二代,打打殺殺還行。
但辦起此事來,可能還是有些力不從心,否則上次著他去買糧,怎可能隻買得三五日之用的糧食?
隨後便請出嶽丈張教頭陪著史進一道下山。
有史進這張熟臉,再配上張教頭這樣的老江湖在旁協助,林衝立馬放心多了。
又安排楊春領人在少華山山腰處砍伐樹木,翻整土地,掘出樹根。
將砍伐的樹木部分製成木炭,剩餘樹木和掘出的樹根全部製成柴火,囤放於山中用於過冬。
著山中善於農務之人將空出的閒置土地翻整、施肥,為來年種植農作物做好準備。
林衝自己則按照在現代史書中所學所見,結合少華山實際地形,製作了一副少華山防禦部署圖,交於陳達,令其指揮山中士卒近日即可開始著手搭建。
此圖在林衝上山不久便已開始動筆籌劃,經過數月實地勘察測算,總算是及時完成。
陳達攤開地圖,但見地圖之上宛如一座帶刺的堡壘,驚歎不已:
山腳之下標注設有多個明哨、暗哨觀測點。顯然是對少華山地形了然於胸。
半山腰上,利用少華山多巨石的特點,在山腳當道一處巨石密集之處,用采集的石塊結合地形壘成一麵“弓”字形的半永久性城牆,以提升城牆的抗打擊能力。
牆高四丈,寬二十丈,牆縫之處用砂漿、黏土配合糯米漿填滿。
城牆外設下十座三丈高的碉樓,前後分布,呈犬牙交錯狀。
碉樓內設有箭窗,箭窗為外小內大的梯形結構。
有助於擴大內部的射擊視角,同時縮小外部攻擊麵,使防守士兵在裡麵能夠更好地觀察和射擊來犯之敵。
碉樓頂部設有一圈垛口,便於防守士兵觀察、射擊之用。
碉樓之間、碉樓與城牆之間皆用竹梯相連,如空中走廊一般。
想要攻城就必須拿下這些外置的碉樓,否則攻城士兵就會成為一個個活靶子!
而想要攻下碉樓,又要麵臨城牆之上的火力覆蓋,真可謂固若金湯。
而城牆兩側都是巍峨高峰,幾乎無法攀登。
城牆之後便是通往少華山巔,山巔之上有數股清泉,常年水流清澈,不用擔心被圍困時斷了水源。
山巔之後便是萬丈懸崖,也不怕敵人從後山進攻。
好在少華山多巨石,城牆也就隻有一麵,建設難度倒也沒有那麼大。
否則憑空拔起這樣一座城,也不知要耗費多少人力、曆時多少年才能修完!
江南小青菜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