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聽德宗與霍子玉君臣二人對話如此有趣,紛紛臉色古怪地笑了起來。
霍子玉笑道:“陛下給子玉取字‘良臣’,堪稱神來之筆,可謂是前無古人、後啟來者,讓人眼前一亮!”
“哈哈哈,那是,你這個字,是朕取得最好的字,算你小子識貨!”德宗撫須爽朗一笑。
德宗這麼一說不打緊,連李賀都跟著笑了起來。
霍子玉笑道:“陛下說的是,不過好是好,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
“哦?怎麼不好?”德宗奇道。
“良臣,這字取得太大了,除了陛下,誰敢稱呼子玉為臣?誰要是叫了,那可算是篡逆了!”霍子玉故作苦惱道:“所以啊,自從陛下給子玉取字良臣後,除了您叫過幾次,其他人都不敢叫!”
“喔。。。”德宗聞言,恍然大悟,撫須歎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這麼一說,這個字還成了朕對你的專用稱呼了。”
德宗邊說邊尋思,然後問霍子玉道:“那你說怎麼辦?”
“這個,子玉也沒有好辦法,隻能陛下有時間去國子監或者太學訓誡的時候,以為學需開放思想為由,取消部分民間的諱,隻要不衝突皇家,其他的名諱就廢除,這樣自然而然地大家思想就轉變了,大家也就敢稱呼子玉的字了。”
“額,這個嘛,可不是小事,讓朕想想,”德宗撫須思索道:“稍等找禮部的人來問問,不過你這個建議,朕很喜歡,你說得好,為學需要開放思想,不能把百姓和士子們腦筋給禁錮了。”
“是啊,陛下說的是,我們大唐正是需要大發展的時候,正需要群策群力,如果大家腦袋都禁錮了,前怕狼、後怕虎,瞻前顧後,那將錯過很多好時機,也會造成各種內耗。”霍子玉笑道。
“陛下,你們隻顧著君臣說話,都忘了他們還都站著呐!”張貴妃對德宗一笑。
“哈哈,是朕疏忽了,”德宗朗笑道:“子玉、退之、長吉,快入座吧。”
“多謝陛下”三人拱手謝恩,然後落座。
宴會上,德宗與張貴妃仔細地詢問了李賀關於昨晚詩會的一切,無論是第一輪比拚,還是後來幾首驚豔眾人的作品,都詢問了一番,還專門詢問了他的創作動機、用詞。
其實霍子玉和韓愈也想問這些,但是沒來得及問,在德宗等人詢問的時候,也是仔細聽了李賀的回答,他們也是剛知道原來李賀祖上跟皇族還有些關係,然後聽說李賀三歲起就開始讀書時,紛紛露出了詫異的神色。
原來,李賀父親在他不到一歲的時候便去世了,他的母親是大家閨秀,有次他母親念李白的《靜夜思》,誰知道李賀剛聽完就會背,然後還重複了一遍。
他母親覺得很驚訝,又念了一首李白的《早發白帝城》,誰知道李賀聽完再一次背誦了出來,最讓他母親驚訝的是,當她念完李白的《蜀道難》,李賀還是直接背誦了出來。
他母親這才意識到李賀的早慧與天賦,於是從此每天都花大量的時間陪李賀念字讀書,雖然他父親去世得早,但是家中留下大量書籍,李賀的知識與根基也就這樣打下來了。
德宗由衷地讚道:“好家夥,果然是神童,真有你的!”
隨後德宗試了李賀幾首古詩,還出了幾個對子考較,李賀都對答如流,這讓德宗、張貴妃,還有霍子玉都豎起大拇指稱讚,最高興的還是韓愈,這個徒弟真的是收的太棒了!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小書包小說網小說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