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必須接近這些帶兵的將領,還得讓這些將領看到自己的實力,相信自己,並采納自己的意見建議。
為此,儘管年紀再大,也得拚了。像周章、張耳、陳餘、蒯通等等都是自報家門,主動投靠的。
酈食其也是如此,那他是如何忽悠成功的呢?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是這麼說的,沛公經過高陽時,有一個騎兵正好是酈食其的老鄉。酈食其見到這名騎兵就對他說:“經過高陽的各路起義軍有幾十人,聽說些人都是一些喜歡煩瑣細小的禮節的人,並且自以為是,剛愎自用,聽不進合理的意見和建議。我聽說沛公雖然是個傲慢的人,但容易相處,正是我願意真正追隨的人。隻是苦於沒有人替我介紹,你如果見到沛公劉邦,跟他說;‘我家鄉裡有位姓酈的書生,年紀有60多歲了,身高8尺,很多人都稱他為狂生。’他酈生說自己‘我不是狂生’。”這名老鄉騎兵回答說:“沛公不喜歡讀書人,隻要賓客中有戴著儒家的帽子來見他,沛公會把這些人的帽子摘下來,然後向帽子裡撒尿。在和人談話時,常常破口大罵。你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遊說他。”酈食其說:“你儘管這樣說就行。”騎士便把酈食其的原話向劉邦彙報了。
沛公抵達高陽驛站後,聽聞了酈食其自薦這檔事,便派人把他召到跟前。沛公大軍攻城拔寨,所向披靡,投靠的人多了去了。一個糟老頭子並沒能引起他的注意。
初次的對話場景顯得有些尷尬。
沛公四仰八叉地半躺太師椅上,兩個婢女正幫他洗腳。酈食其進門後,見到這個場景,馬上明白了,沛公把他當普通求職者對待了。
那個年代,普通百姓見官員是要行跪拜禮的。但酈食其沒有跪拜,隻是彎腰作了個長揖,然後冷冷地看著沛公。
沛公拿斜眼瞟了一下酈食其,也不說話。他摸不準這個老頭幾斤幾兩,究竟有何能耐。
酈食其突然喝問:“足下究竟是想幫助秦國攻擊各路英雄,還是想率領各路英雄消滅秦國?”
沛公本來就不怎麼看得上這個老頭,平白無故被酈食其搶白一下,他那個遊俠勁上來了,他一臉不屑,滿口臟話從嘴裡噴湧而出:“你這個臭老頭子,肮臟的儒生。天下不堪秦苛政久已,諸侯各國都在聯合攻秦,你竟敢說老子助秦進攻諸侯,放你娘的狗屁。”
成功激怒沛公後,酈食其反擊道:“足下想要聚集天下英豪興義兵誅暴秦,又豈能傲慢對待長者?我眼前所見到的是,足下看人隻看表麵,眼力見不如這個老頭子;那副無禮失態的模樣,勇氣也不在我之上。如果你真心想奪取天下,豈能不禮遇像我這樣有本事的人?”
哪有上門求職還敢當麵嘲諷老板的。沛公意識到,
來者必定是有點本事的奇才。
考試通過。
沛公示意婢女收拾腳盆離開。他整理好衣服,安排酈食其上坐,並不疊地向他道歉。
酈食其於是便對沛公介紹了當年六國合縱連橫的形勢。
沛公聽了非常高興,就賞賜酈食其飯食。
他謙虛地問道:“該如何製定伐秦之計呢?”見沛公態度轉變,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就對沛公說:“你隻不過聚集了一些徒眾,一批散兵遊勇,憑這區區萬把人就想和強大的秦軍抗衡,這無異於虎口拔牙。”
沛公見酈食其看穿了底細,便不再掩飾,而是頻頻點頭。酈食其見沛公放下身段,覺得是時候展現自己的謀略了,於是對沛公說道:“陳留這個地方是交通要道,城裡囤積了大量的糧草。我和縣令關係向來不錯,我可以為您去勸他投降,他要是不肯聽從,您再去攻打他,到時我可作內應。”
沛公聞訊大喜,立即讓酈食其前往陳留,隨後帶兵跟在他後麵,隨時準備攻城。
那麼,酈食其能說服陳留縣令嗎?這個地方又真如他說的那樣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