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北漠雖為遊牧,卻也要仰仗農耕。我大炎若是糧食豐收,這些蠻夷焉有不俯首稱臣之理?隻是,若想真正立於不敗之地,還需從根本抓起才是。”
想到這裡,瞿寧愈發篤定。
他連夜寫下奏章,一麵懇請聖上準允北歸,一麵吩咐屬下,著手物色通曉農學之人。
數日後,瞿寧告彆北漠,星夜兼程趕回京城。
一路上,他腦海中的種種念頭翻騰不息。
北漠行的驚險,刺客的凶殘,無不令他心有餘悸。
但更多的,是對如何讓大炎農事長足發展的深思。
“啟稟陛下,微臣已從北漠歸來,有要事相稟。”
瞿寧在金鑾殿外,單膝跪地,恭敬地高聲道。
“瞿卿免禮,快快進來。”
林耘端坐在龍椅上,滿臉欣喜。
她已從密報中得知瞿寧平安歸來的消息,心中的焦慮儘數化為欣慰。
瞿寧緩步走上前,再次深深一拜:“陛下,微臣此去北漠,為大炎開辟商道,廣納賢良。然而......”
他神色凝重,將遇刺一事娓娓道來。
“那刺客武功高強,顯然久經訓練。”
瞿寧咬牙切齒,“這背後,分明有不可告人的陰謀!”
林耘聽罷,螓首微蹙:“愛卿以為,我朝當如何應對?”
瞿寧沉吟片刻,開口道:“微臣以為,想要讓這些遊牧部族俯首稱臣,關鍵還在我大炎自身。惟有國富兵強,方能令四夷臣服。而國之根本,在於農事。農事興,則國運昌。反之,國勢必衰。”
他雙目炯炯,振振有詞:“陛下在位這些年,勵精圖治,大炎百業俱興。可農事一直徘徊不前,實在令人扼腕歎息。微臣若有機會,定要廣招天下賢士,大力改良農學,以充實國庫,安撫民生!”
林耘聞言,眼前一亮:“愛卿之言,正合朕之心意。如今正是人才輩出,國運當興之時。若能讓農事一日千裡,國富民強指日可待!”
她撫掌大笑,“就依愛卿所言,即刻發布聖旨,召天下精通農學之士,入愛卿幕下效力。務必讓我大炎,農事豐登,遍地黃金!”
“微臣必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不出半日,詔書便下達了:“欽差大臣瞿寧,為國日夜操勞。念及邊境之艱,思謀富國良策。爾等臣民,當悉心協助。若有精通農學之士,即刻進京,入瞿寧幕下聽用。朕將重重有賞。欽此。”
詔書很快便傳遍了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京畿大地沸騰了。
那些隱居山野的老農們,聞訊後紛紛震驚不已。
“種田也能做官,這可真是天大的機緣!”
“是啊,走,咱們這就動身進京!”
一時間,無數老農紛紛湧向京師。
清晨的陽光灑落在寬闊的官道上,馬蹄聲和車輪聲此起彼伏。
老農們一張張蒼桑的麵孔上,寫滿了躍躍欲試的興奮。
路邊茶攤酒肆裡,到處都是議論之聲。
“聽說昨個兒皇上又下旨了,說是咱們耕田種地的也能入仕。”
“真的假的?莫不是在做夢吧?”
“那可不,你沒瞧見滿大街都是老農嗎?這一個個的,恨不得馬上就進京請纓呢!”
在這些湧向京城的人群中,有一位格外引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