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不理?”
“東北王豈是輕易可對付之人?”
“其兵力與西南相當,若效仿李裕忠叛亂,你去平息,還是朕親自出征?”
“阿敏奏折中的威脅之意,難道你們未察覺?”
女帝嚴厲斥責。
若真能置之不理,何必召集眾人商議?
阿敏奏折中的威脅,眾人豈會視而不見。
“陛下,不如先撥今年的軍餉和糧草,以穩定局勢。”
“待西北戰事結束,再集中力量對付阿敏。”
“既然已平定了李裕忠,對付阿敏亦不在話下。”
朱天章硬著頭皮建議。
“若予糧餉,豈不是自打臉皮,令朝廷蒙羞?”
“且不說巨額銀兩從何而來。”
女帝對朱天章毫不留情。
“楊宇軒,作為兵部尚書,你有何看法?”
“回陛下,阿敏此舉明顯是在挑釁。”
“臣建議派遣張定天率領歸順的西南軍迅速出擊,即便無法取勝,也能削弱阿敏實力。”
“隨後動員各地總兵合力剿滅。”
“如此不僅可消除隱患,還能震懾其他諸侯。”
“此危機實為轉機。”
楊宇軒恭敬作答,策略顯得深思熟慮。
雖然表麵上看似合理,但在場者都明白,楊宇軒另有算盤。
西南叛軍由翟寧招降,按理說應該聽從兵部尚書楊宇軒的調遣,然而,楊宇軒心裡盤算著利用這些降軍去對付東北軍,不論哪方傷亡,對他來說都是好事。
他打算將這二十萬降軍分散開來,並從中選拔親信,以鞏固自己的勢力,可是,女帝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女帝直接下令:“楊大人,你可帶領這二十萬降軍,明日即刻前往關外,平定東北王。”聽到這話,楊宇軒臉色大變,連忙跪倒磕頭,心中雖有千般不願,卻不敢違抗聖命。
他本是文官出身,身體早已被酒色掏空,真要上戰場,隻怕還沒到東北,就已病倒。
女帝冷冷地掃視了一圈,轉向韓岱與盧鴻:“如今國庫緊張,西北戰事未平,若再開辟東線,軍餉恐難以為繼。”
韓岱拱手答道:“陛下,銀兩之事確實棘手,需尋找妥善之策。”
盧鴻補充道:“同時應對兩方敵人,對朝廷極為不利,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
女帝聞言,眉頭緊鎖:“那你們倒是給朕出個主意!”
正當眾臣麵麵相覷,難以作答之時,一名太監入內稟報:“陛下,公主殿下在外求見。”
“清月?她來此何事?”女帝疑惑地問道,隨即下令讓公主入內。
清月公主步入殿中,行禮後直奔主題:“陛下,您是否正因東北撤藩之事煩惱?不知是否有解決之道?”
“我這兒有人。”清月公主昂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