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名身著華麗紫袍的男子步入室內,正是兵部尚書楊宇軒的心腹,楊廷芳。
“劉公公,您受累了,但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您。”他麵帶微笑,“那賊子已在刑部大牢中被解決掉了,您的仇恨已報。”
“好,好,真是大快人心!”劉宏雖喜出望外,但隨即皺眉問道:“隻是,刑部的人可靠嗎?若事後追查起來,恐怕會說出不該說的話。”
“這一點您不必擔心,我已經安排妥當。”楊廷芳語氣堅定,“您可以放心向黃公公告知此事,我這邊也會向我家大人複命。”
劉宏臉上痛苦扭曲,但意識尚清。
“嗬嗬,劉大人放心,這事交給我,刑部大牢的看守會辦妥。”楊廷芳嘴角揚起一絲輕蔑的笑,“事後,他們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對他而言,這隻是小事一樁,翟寧若在皇宮,想要對付他絕非易事;但在刑部大牢,一切都變得簡單多了。
“好,既然楊大人有把握,那就行。”劉宏忍痛追問道:“那兩個女人呢?”“她們已經上路了,您放心吧。”楊廷芳說完便拱手告辭。
“好,好,好!改天一起喝酒。”劉宏見狀才徹底放下心來。
金鑾殿內,福伯手捧加急奏折,疾步至女帝禦案前。
“陛下,東北王阿敏上奏折了。”女帝原本輕鬆的心情瞬間沉重,她深知阿敏不是輕易妥協之人,奏折內容多半與兵餉糧草相關。
翻開一看,女帝勃然大怒:“太過分了,這比李裕忠還狠!”“他這是逼宮!”女帝將奏折重重摔在地上。
福伯瞥了一眼,亦怒不可遏:“陛下,阿敏簡直無恥,竟索要如此多銀兩。”“撤藩之事,何來安置費用之說?”女帝下令:“立即召集六部大臣,商議對策。”
片刻後,小偏殿內群臣彙聚,個個麵色凝重,行過禮後,眾人都靜靜等待女帝開口。
“諸位,這是東北王阿敏的奏折,請過目。”女帝平複心情,命福伯遞上傳閱,大臣們依次閱覽,個個臉色鐵青。
奏折中寫道:“撤藩乃國之大事,涉及東北百萬百姓、三十萬將士及眾多官員。”“東北軍民皆願接受撤藩,但需妥善安置。”
“懇請陛下念及東北數十萬百姓的生計。”
“購買耕地、種子、農具和牲畜都需要大量資金,初步估算至少需銀二百五十萬兩。”
“待朝廷撥款到位,我將立即妥善安置這些民眾。”
“目前,已過往常發放軍餉的時間,士兵們因饑餓頻發不滿,提議闖入關內索取糧食。”
“我雖竭力阻止,但局勢已如星星之火,一觸即發。”
“懇求陛下給予東北軍民一條生路,儘快撥付撤藩所需銀兩。”
“阿敏叩首。”
“陛下,阿敏此言實為過分。”
“其語氣非但不像臣子,反倒像匪徒般囂張。”
“天下何曾有過此等道理?”
“東北軍皆由他私自招募,如今要解散,竟向朝廷索要安置費?這些年他在東北收取的稅賦去哪兒了?”
“真是狼子野心,恬不知恥。”
“眾位大人,今日召見並非讓你們來辯論或謾罵。”
“朕想聽聽應對之策。”
“田玉,你有何見解?”
女帝語氣冰冷。
“依臣之見,應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滅。”
田玉沉思後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