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著瞧吧,自從我們離開都城那一刻起,就已經有人開始打我們的主意了。”
“無論是路上還是到達目的地,都不會風平浪靜。”
翟寧凝視著黑暗,緩緩開口。
這就是他親自帶隊的主要原因,他不信任其他人。
“啊?”
“大人,真有人敢這麼做?”
“這不是找死嗎?”
林戰聞言,不禁大吃一驚。
“嗬嗬,人心難測,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出來的。”
“大家打起精神來。”翟寧輕聲提醒後,便倚著樹乾小憩。
另一邊,林戰指揮著手下準備晚餐,這些動靜,全被遠處黑影裡的幾雙眼睛盯得緊緊的。
那一晚,風平浪靜,第二天清晨,翟寧整理行裝,號召隊伍再次啟程,從京城出發,前往三晉的路,因為糧車的拖累,預計要近一個月才能到達。
幾天後,一封緊急文書以六百裡加急的速度抵達了大晉巡撫趙牧手中,趙牧正因各地知府的催促感到焦頭爛額,看到文書後立刻振作起來,心想:“這回應該有好消息了。”
他迅速拆開信封,瀏覽了幾行,臉上頓時浮現出笑容。
“請各位大人到前廳等候。”他隨即下令。
不久,幾位與趙牧關係密切的官員魚貫而入,齊聲道:“見過趙大人。”趙牧揮揮手,讓他們免禮。
“這幾天為了救濟災民,我真是費儘了心思。”他開始講述,“連續給朝廷上書請求援助,手都快寫酸了。
還好,天子終於被感動,從京城調集了百萬石糧食,日夜不停地往我們這裡運送,再過二十天左右,糧食就能抵達,災民們也就有了活路。”
說到這,趙牧的眼眶微紅,下方的官員們也不由得為之動容。
“不過,大晉地廣人多,這百萬石糧食如何公平分配,可是一個大難題。”趙牧環視四周,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暗示。
眾人心領神會,其中一位官員立刻回應:“趙大人,您是出了名的美食愛好者,對各地特色菜肴頗有研究,這次我特意帶來了我們家鄉的特色,清湯珍珠丸子,希望能請您品嘗。”
趙牧露出好奇的表情:“大災之年,還能有這樣的佳肴?本官一定要嘗一嘗。”
“來人,將菜品抬上來。”官員一聲令下,仆人們迅速將一個精致的食盒抬進大廳。
當食盒打開時,那閃爍著誘人光澤的食物讓在場所有人都眼前一亮,趙牧更是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品茶等待。
“請趙大人品鑒。”知府恭敬地拱手,請趙牧近前。
趙牧緩步走來,眼前出現了一盤晶瑩剔透的小珠子,每顆都珍貴無比,他輕輕舀起一把,緩緩鬆開,珠子如同細雨般滑落盤中,場麵令人稱奇。
“杜大人用心良苦。”
“我們朔州受災民眾眾多,大約需要十萬石糧食。”趙牧目光溫和,“儘管近年多災,但朔州治理得當,功不可沒,吏部考察時,我會適當推薦。”
周圍的人聽後心中有數,但臉上難掩憂慮,一盤珠子真能換回如此多的糧食?即使直接購買,成本似乎也低得多。
而且,朔州災情並不算最嚴重,十萬石糧食並非急需,不過,若能因此獲得晉升的機會,倒也劃算。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朔州知府杜之貴感激涕零。
這時,並州知府牛大人起身說:“大人,我也有備而來,希望您也能賞臉品嘗。”“哦,有心了。”趙牧麵帶微笑,“但今年是災年,禮物不宜過於奢華。”
牛大人聽出了言外之意,急忙解釋:“下官明白分寸。”隨即命令手下搬來兩個大食盒,盒子打開,先是一縷銀光閃爍,接著金色光芒映入眼簾。
“請大人品評。”
趙牧走近,笑容滿麵:“牛大人真是客氣。”他拿起一個銀色的“冬瓜”,輕聲感歎:“這冬瓜還挺沉的呢。”眾人雖好奇,但不敢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