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人,我記得馬長戎是你的人吧?”
“接下來該怎麼做,就不需要我們多說了吧?”
“最新消息顯示,三秦地區已經爆發了民眾起義,如果那翟寧在三秦遭遇不測……”
田玉說:“這事我心裡有數,已經吩咐下去了。”
“但願能成功。”
“另外,大晉的巡撫職位空缺,咱們得儘快商量個合適的人選。”
“而且要快。”
“同時,得有人上書彈劾那個翟寧。”
“兩方麵一起行動,女帝若想保住那翟寧,應該會同意我們的推薦。”
朱天章附和:“周大人說得對。”
“要是沒了粗鹽生意,再失去各地官員的貢奉,咱們這些朝廷大員豈不是形同虛設。”
“巡撫的人選,我提議……”
“不行不行,依我看,還是從外地挑人比較穩妥……”
“如果你們沒意見的話,兵部出個侍郎去怎麼樣?”
提到地方大員的任命,剛剛還團結一致的三人立刻產生了分歧。
……
第二天早上,翟寧和汪朝宗吃完早餐,正準備前往巡撫府,曹國忠匆匆進來報告:“大人,今天早上巡撫府外架起了五十口大鍋,正在施粥。”
“但奇怪的是,災民比昨天少了將近一半。”
翟寧停下腳步,眉頭緊鎖:“少了近一半?”
他知道施粥不過是官場上的表麵功夫,但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卻讓他感到意外。
“是的,昨天還滿街都是人,今天卻少了很多,儘管如此,去巡撫府領粥的隊伍依然很長。”
“看來馬長戎確實有些手段,走,我們去看看。”
巡撫府前,災民們排成長隊,隊伍綿延至城外。
看到這一幕,許多人心中燃起了希望。
汪朝宗想查看粥的質量,卻被翟寧攔住了:“不必看了,肯定是稀粥。”
“馬長戎做這種表麵功夫,肯定不會留下把柄。”
汪朝宗點頭讚同,即使是在作秀,馬長戎也不一定會如此大方。
畢竟,作陵城裡有上萬災民,要是都湧來,哪怕是稀粥,也得消耗大量的糧食。
“大人,我們要不要進去?”曹國忠問道。
“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