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采劍(1 / 2)

紫微仙途 良夜有風語 5979 字 2個月前

接下來一個月,許伯陽都沉浸在修煉術法的奇妙當中,廢寢忘食,夙夜不輟。

直到習會了六種不同的術法之後,才意猶未儘的停了下來。

這日,許伯陽一大早出來,在外院和譚文裡一起吃早茶。

此時譚文裡早已對許伯陽佩服的心服口服,性情大變,對許伯陽是言聽計從,更是表現得忠心耿耿。

無它,隻因為許伯陽不知道用什麼法子,竟然聯係上了費家,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東柯鎮東郊鳳尾村一大片土地,然後大興土木,建下偌大一個風青商會。

“東家,汪家來信,說是家裡有些事情,需要東家過去商議。”譚文裡笑嗬嗬地遞上一籠熱乎乎的包子。

“嗯。”

許伯陽一筷子夾起,塞在嘴裡,支吾道,

“知道是什麼事嗎?”

“沒說,這個我也不敢問,瞧這信裡隻怕是和家裡姑爺有關,東家隻怕還是去一趟。”

“估計多半是丹藥到了。”

許伯陽心中默想,遂點點頭,道:“我正好也回家一趟,許久不見家中父親,甚是想念。”

正好許伯陽還打算去懷山上看看,如今他已經踏入“氣足境”,當去找找有沒有什麼合適采氣的地方。

“還有那兩年之約,再過一個月也該到了,如今我已今非昔比,但那汪明如始終有個仙宗女婿擺在那裡,隻怕還是和他坐下來談一談為好。”

許伯陽思慮片刻,問道:“最近可有回去的鏢隊?”

“東家,有的,最近三天後就出發,多是些首飾、藥材等小物件,人數不多,隻有八人。”

“那正好,我就隨鏢隊一起走吧!是何人押鏢?是你?還是何鏢頭?還是老徐?”

許伯陽又夾起一個包子塞到嘴裡,隨口問道。

“是何鏢頭,既然東家要回去,那不然我和何鏢頭換一下,我隨東家回去一趟,想想也有三個月沒回家了。”

“那行,你跟老何說一聲。”許伯陽喝下半碗稀粥,吃飽後站起身來,拍了拍譚文裡的肩膀,

“我去費家一趟,有事你看著點。”

譚文裡慌不跌點頭道:“好好!東家慢走!”

許伯陽取了披風,腰間配上長劍,信步走了出去。

要說這一年來許伯陽扯虎皮最厲害的莫過於成功搭上了費家,雖然不是費家的家主,但也是在費家舉足輕重的人。

此人不是彆人,正是鬼市管事費文玉。

不想此人還是費家家主費東林的第三子。

隻可惜是庶出,娘家是凡人。

再加上他與費東林的嫡長子關係不睦,家裡權衡之下,將他遷出了大宗,離開了樓孚山。

所幸他家老祖憐惜他,命他鎮守鬼市,也算給他了一條活路。

費文玉心氣比天高,他視許伯陽為他的救命稻草。

說到底,這還是得感謝紫衣。…。。

因為她的丹藥種類繁多,又品質不凡,使得許伯陽成功引起了鬼市管事費文玉的注意和猜疑,繼而順理成章搭上了費家這條線。

費文玉對許伯陽已經好的有些過分了。

許伯陽成了鬼市的座上賓。

有了專屬的帳篷。

而且免費。

所有丹藥都有著優先挑選和兌換的權利。

後來,自家開商行之事,在費文玉引薦之下,竟然迎刃而解。

到了現在,許伯陽當然知道,費文玉親近自己的目的,不過是以為自己背後有著強大的勢力,方能產出如此多的丹藥。

權利?實力?果然讓人沉溺,難以自拔。

對此,許伯陽心領神會,故作神秘。

當然,他和紫衣的交易地點早已改到了東柯鎮鳳尾村的風青商會。

隻要自己手上的丹藥不斷,他在費文玉心中的地位都不會坍塌。

許伯陽甚至知道費文玉在暗中調查自己,但他並不擔心,即使費家查到風青去,隻要查不到自己和紫衣的關係,費家永遠不敢做什麼。

其實許伯陽並不想吃早茶,自從踏入“氣足境”之後,食欲和食量都小了很多,有時候一日不食都沒有感覺,隻不過他許久不曾出現,還是需要適當和鏢頭聊聊,拉拉關係,否則不利於商會發展。

許伯陽已經打定主意,既然不能加入修仙道門,乾脆就一條路走到黑,自己慢慢修煉,將鏢行商會發展壯大,未必不能吸引來修士。

屆時群策群力,博采眾長,證他個長生大道!

費文玉坐在家中,手裡拿著一封竹葉青箋,讀完滿嘴不是滋味,擰眉不語,不知道思索何事。

那一封竹葉青箋娟娟細字,赫然寫道:

“文玉,汝之箋牘吾已覽悉。今方可答複,吾托人問之,鬱川郡中,毗鄰東海,有修仙家族伏龍許氏,家有黃庭羽士,料為許伯陽背後之家族也。汝當慎之應對,此等人非吾等築基小族所能抗也。彼若有動靜,即速飛報於山中。太爺玄治。”

這封信費文玉整整送出去了一年零十個月,終於在昨天家中派了小修送來了回信。

整整讓他擔驚受怕了近兩年。

如今真相大白,許伯陽當真是黃庭羽士之後。

“多半是私生子吧!”

費文玉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己,一時有些同命相連,黯然神傷之感。

想自己天資聰穎,並不比家中長子費文龍差,如今卻成了天壤之彆,差得,無非就是血脈。

費文龍之母姓張,乃是南淮郡岐黃穀張家大宗之女,也是修士。

岐黃穀雖然和樓孚山一樣,都是築基世家,但岐黃穀有仙宗人脈,這是樓孚山無法與之比擬的關鍵。

若不是費家老祖費玄治還有些手段,不然整個費家都在費文龍之母張氏手中。

他的父親費東林就是個懼內的懦夫。…。。

為了延續子嗣,不得不納妾。

結果納的妾沒一個好下場。

包括費文玉的娘。

老早就死了,可怎麼死的,誰知道。

以至於費文玉從小疑神疑鬼,對長房一脈心生怨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