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案(2 / 2)

很簡單,這兒的挖掘一空,並非真的全部挖空了,而是經過天工司勘察,認為剩餘的靈礦價值不大,不夠挖掘成本了,遂予以放棄。

畢竟按照國庭律令,靈礦開掘會乾擾修士的識海,需要大量凡人參與其中,這些參與的凡人都要給其支付不低的靈丸。

對,不是寶鈔,而是靈丸。

所以儘管開掘靈礦勞累且危險,仍舊有不少凡人願意參與,就是靈丸的誘惑遠勝於寶鈔。

而那些敢接手的私人,能耐也不小,赤心國的凡人他們支付不起靈丸,可以引入赤心國以外之人啊!

這個世上又不全是大國子民,多得是小國窮苦的凡人,甘願來此為生。

這事說起來,國庭和龍華山肯定知曉,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又不是赤心國的子民,隻要死的人不多,就當做沒看見。

對,死的人不多。

開掘靈礦的過程中總會發生意外,是有凡人死傷尺度存在。若是赤心國的子民,一年不得死亡超過多少,皆有定數,超過了,就容易引來國庭的調查。

而外來者不僅酬報很少,他們的死亡定數,也明顯超出赤心國子民的定數一大截,這也是默契的規矩,否則開掘這種靈礦就是虧損了。

但有人檢舉告發的並非是私人接手靈礦後,導致凡人死得太多,真要那樣,輪不到督審司來處理。

而是檢舉靈礦並沒“開掘”乾淨,而是剩餘的礦藏還有很多,卻被處理給了私人。

此事涉及到的靈礦歸屬於龍華山,便移交給了當地府城的督審司修士處理,處理以後,當地府城的督審司修士認為這個檢舉實乃造謠生事,並無此事發生。

不曾想,檢舉之人告發到了龍華山督審司中樞這邊來了,“機緣巧合”之下,此事交到了甘世真手裡。

他深入一查,就發現此事絕非偶然,這上百年來,赤心國多地都有類似檢舉出現過,尤其以邊陲之地多次發生,但都被當地匆匆結案,以造謠結語。

而案宗歸類到督審司中樞後,明明應該經過再一次地仔細審查,卻偏偏都放過了。

“若非所有的案宗都有製號,且要拓印一份到藏書閣密核之中保存,連掌門也不能乾涉,隻怕這些玉簡早就毀了。”

甘世真淡淡說道:“你現在可知此案為何連副司都讓我彆查了嗎?”

商遊沒有第一時間回答,他還在思索。

顯然,此類案子若是為真,那就不止涉及到了當地的督審司,還牽連到了當地的天工司,倘若隻是這樣,倒也不至於讓龍華山中樞都不願意去查。

可龍華山的督審司中樞上下,竟然都不想調查此案,這就很讓人吃驚了。

難不成,這不是地方上的勾結,還牽扯到了龍華山中樞本司這邊?

商遊的另一個身份作為煉神真人,且司掌天工司,卻也不可能對天工司上下了如指掌,也不可能掌控所有人心。

煉神真人高高在上,隻是指引大方向,哪裡有空去仔細掌控每個細節。

換真君來了也不行,除非真君把每個人都做成傀儡,或是時時刻刻神識籠罩整個龍華山。

可見人心這種東西,是全天下最多變,也是最難掌控的存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