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建製(2 / 2)

以撒繼續走著,很快就抵達了城內最大的水井。

其實這裡的降水量並不太低,年均降水量在200毫升到250毫升之間,乾旱的主要原因還是土質問題,降下來的雨水無法彙集,全部流入地下。

這也導致這裡的地下水比較發達。

居民們的主要生活用水都來自井水,城內的大型水井目前都由紫衛軍把控,以後會慢慢交給城市衛隊。

發達的地下水係造就了發達的鑽井技術,許多大型井口從古羅馬時期一直用到現在,土著們將其稱為“羅馬井”。

現在城中隻有五千餘人,大概有一半是後來的移民,希臘人和斯拉夫人居多,哥特人和拉丁人也有一些。

水資源還是夠用的,等以後人越來越多,就得另行鑽井。

“站住!”

以撒來到城外的軍營,外圍守衛的黑色兵團衛士攔住了他。

以撒脫下兜帽。

“向您致敬,殿下,歡迎到來。”

以撒點點頭,走進兵營。

整體的情況還不錯,以撒走了一圈下來,自己最為重視的衛生問題沒有出岔子。

軍營所有人馬糞便和生活垃圾由專人清理,統一置放在最近的堆肥場,發酵後用以肥地。

以撒隨意尋訪了幾個士兵,發現問題比較統一。

娛樂少了,食物種類少了,與家人見麵的機會少了。

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

“上次掃蕩作戰,有什麼想法?”

以撒找到輪值的梅赫梅特。

梅赫梅特想了一下。

“我們的馬明顯不適應乾旱地帶,在半乾旱草原上還好,要是進入沙漠,肯定未戰先敗。”

“繼續。”

“我們的馬種主要是卡帕多西亞馬,帶有部分中亞血統,已經不怎麼適應沙漠的生活。”

“我們前一次掃蕩時,不少馬匹都水土不服,導致部隊戰鬥力下降。”

“你既然說出來,想必已經有解決方法了吧?”

梅赫梅特清清嗓子。

“首先,我們可以將部分挽馬和載貨馬匹用駱駝代替,這個您已經在做了。”

“其次,我們可以從本地牧民處收購沙漠馬,這些馬多是阿拉伯馬的混血後代,比較能夠適應乾燥的氣候。”

“最後,我們應該自己設立馬場,建立充足是馬匹來源,聖約瑟蘭周邊就是不錯的牧馬地。”

以撒拍拍梅赫梅特的肩。

“非常好!就按照你說的辦,我馬上給加齊寫信。”

又巡視一圈,以撒回到城主府。

吩咐一聲,伊蘇爾特匆匆到來。

“殿下,什麼事?”

“四件事,第一,加強對於城市衛隊和村莊民兵的掌控,有些年老退役的士兵,可以讓他們擔任城市衛隊的小隊長。”

“第二,安排一下軍屬搬遷事宜,將城市中最好的地段留一些出來,作為軍屬住宅區。”

“他們搬遷的路費,政府提供一半。”

“第三,委派你手下的財政人員向牧民買馬匹和駱駝,交給軍隊。”

第四,在軍隊裡設置官營妓院,一來可以改善士兵生活,二來可以掙點錢。

以撒慢悠悠講著,伊蘇爾特急匆匆在羊皮紙上記著。

“沒了。”

伊蘇爾特敬禮離開。

這一段日子他是全城最忙碌的人,由於基本的組織構建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整座城市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他一手操辦。

忙啊,都忙點好。

公曆1446年10月10日,來自君士坦丁堡的使節團到了。

約安尼斯八世嘉獎了以撒開疆拓土的行為,正式建立蘇爾特大公國,敕封以撒為蘇爾特專製公。

敕封典禮簡單舉行了一下,來自君士坦丁堡和羅馬的神職人員都承認了以撒對於這一片土地的所有權。

建立蘇爾特教區,埃爾斯特擔任主教。

典禮沒有什麼貴族參加,他們顯然不認為以撒能在這裡站穩腳跟。

以撒為他的小公國選擇了旗幟,以白色為底色,上繪一隻燃著烈焰的黑色老鷹,左爪持劍,右爪持杖,象征統管軍政。

鷹身上還繪著巴列奧略家族的紋章。

正式成為專製公後,以撒倒沒覺得什麼,諸位追隨者們卻非常開心。

或許這樣能安他們的心吧。

以撒建國稱製的第二天,費讚中央政府送來一封不痛不癢的譴責書。

信上提到,可以允許以撒保留蘇爾特港的所有權,但是必須歸還部落的控製權,禁止傳教。

否則必將討伐。

馬魯納當著眾人麵油腔滑調地念出來,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趕走了使節,以撒望向台下眾臣。

“伊蘇爾特,說說你的看法。”

“殿下,我們的情報機構已經顯示,突尼斯內亂在即,不會對費讚提供幫助,他們顯然對於單獨把我們趕走信心不足。”

以撒轉而望向軍隊方向。

“如果要戰,你們有什麼計劃?”

“殿下,我們軍隊正在適應沙漠馬和駱駝,暫時沒有形成戰鬥力,不能冒險進入沙漠主動出擊。”

“如果我們打防禦戰,將費讚軍隊的補給線拖長,找機會進行決戰,勝算很大。”

以撒思考片刻。

“那就這麼辦了,讓使臣回去彙報,早日投降,尚且有轉圜餘地。”

他將譴責信擲於地下。

“通知諾維奇,儘快將新的一批糧食送來。”

“通知菲德爾,儘快將近衛軍第一軍團運來。”

“通知威廉,儘快將殖民地所得利潤發來。”

“通知各部隊,做好作戰準備。”

“通知各部落,聖約瑟蘭集合。”

來戰!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