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想法的是大皇子和二皇子。
他們在想,是積極爭取到邊關,在關鍵時刻裡應外合,攻城掠地,打到京城。讓盟軍幫助一舉奪得皇位?
還是讓盟軍在關鍵時刻故意敗給他,讓他拿下赫赫戰功,為爭皇儲增加籌碼?
前者,雖然能一勞永逸,可是風險太大了!後者,雖然不能馬上當上儲君,可是多了一成軍功。那也是父皇最看重的一成籌碼。
開國用武治,肅清內憂外患,後世用文治。而作為第三代皇帝,卻需要文治武功,這也是甄選未來皇帝的標準。
不管大皇子和二皇子怎麼想,輪到剛剛成婚的四皇子啦,大家都想看看,這對新婚夫婦打算捐多少?
京城的人都知道,國公府的國公夫人的娘家霍家,是清流官宦世家,清貴得很。就是沒錢,不貪,堅守貧窮的官員家族。前朝清流老太傅霍思修就是國公的嶽父老泰山。
但是,國公府世子夫人,蕭雲嫣的母親,那可是雲家的嫡長女。嫁妝豐厚到外人無法想象。
從她進了國公府,國公府由原本的清貧之家,一下子變成了頂流富貴官宦人家。
戶部尚書,戶部侍郎,都是掌管錢財的,最怕的就是中飽私囊。所以,戶部官員的行為模式都特彆低調,不窮都得裝窮。何況,蕭家想當年是真窮!
可是,自從雲家小姐做了世子夫人後,對外直言,雲家大小姐的嫁妝,不算之後的收入和出息,三代人花不完。蕭家不必覬覦朝廷的錢糧稅收。
從此,蕭家人變得有錢了。原主蕭雲嫣從小的生活,不比公主差。她的母親更是給她攢了不少嫁妝。
據說,想當初,二皇子心儀蕭雲嫣。每次蕭雲嫣出席某家的詩會,賞花宴,他都會參加,就是為了看幾眼京城第一才女的風采。
實際上,不止是看中了蕭雲嫣的“才”氣,更是看中了她的“財”氣。
原主蕭雲嫣心中對二皇子印象深刻。翩翩公子,才華出眾。
不過,她的婚姻由不得她做主。所以,蕭雲嫣也並沒有在公開場合表過態。
可是,不知是不是有人故意為之,總是有意無意把二皇子和蕭雲嫣湊成一對。誇讚他們是京城裡最般配的一對才子佳人。
兩人同樣精通詩詞歌賦,同樣的一身文人雅士的氣質,更是同樣的容貌高雅絕美!
少女的心本來就是青春懵懂之時,被傳出來這樣的佳話,蕭雲嫣心中不免對二皇子就上心了。
不成想,二皇子很快娶了他的外家表妹,吏部侍郎的嫡小姐。還放出謠言,說蕭雲嫣甘願嫁給二皇子做側妃。
氣得蕭家國公爺跑去皇宮和皇上理論。結果,皇上征得蕭國公的同意,將蕭雲嫣指給了他最器重的嫡子。
因著二皇子的卑劣行徑,原主對皇子再也沒有好印象。
雖然,後來被指婚四皇子,她也一直憂心忡忡,耽心四皇子也是那朝三暮四,招蜂引蝶的色坯子。最終才抑鬱成疾。
再說四皇子剛剛獨立,沒有領差事,也沒有發展產業,除非皇後用私庫貼補他,就得靠新媳婦拿嫁妝幫他充門麵了。
沒想到,四皇子請求派他去西戎邊境。他要負責押運糧草,確保送到邊關的糧食沒有被克扣,沒有被中途調包摻沙子。
在座的人各個角色難看。這是怕他們拿不起好糧食,用發黴,摻沙子的陳米充數呀。真是小瞧人了,他們可不屑做那傷天害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