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老兵攜家屬來邊關,每戶一個四合院(2 / 2)

“是呀,爹,娘,我的炕好大,隨便骨碌,被子可軟乎了。再也不怕被哥哥踹下床,半夜被凍醒了。”

……

陸續來的老兵和家屬們,都對新院子讚不絕口,對主子充滿了感激,也對未來的新生活充滿了希望。

令他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每人報銷十兩路費。大人小孩都一樣。每人還有兩套新衣服的布料,都是細棉布的。自己家女人和女兒會針線,自己剪裁。剩下的餘料,足夠每人做兩副鞋襪。

這又是讓所有老兵全家歡呼的事情。自從跟了主子,一切憂愁都沒有了。隻要每天踏踏實實地勞作,日子越過越紅火。

蕭雲嫣給他們這樣好的待遇,也是讓他們安心住下,把這裡當作未來長久居住的家。雖然投入很大,可是,她得到的卻是衷心擁護她的手下。長久看來還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有了這些老兵和他們家屬的加入,這些莊子的收獲季節要到了,收割人員充足,並不會耽誤收割。

雖然中間易主,早春時節的種子是按季節種下去的。揚花之前的田間管理,做得也特彆精細。所以,並沒有影響糧食的長勢。陽麵水源充足的地方,已經開鐮了。

蕭雲嫣吩咐這些老兵們,斷腿斷胳膊的就不下地割稻子了。他們戴上了蕭雲嫣給他們做義肢,做一些晾曬,打稻子和麥子的活計。

這些老兵都是農民出身,對農活熟悉熟悉就做得非常專業。因為多年的軍隊生涯,養成了吃苦耐勞,紀律嚴明,自律性非常強的優秀品格。

這樣的人做事,乾淨利索,效率特彆快。

老兵的家屬也是非常勤勞。在家鄉,沒有當家的男人當主要勞動力,所有的重活累活,都是女人和孩子們一起做,所以,他們也都是乾活的好手。

漸漸地,原來的莊頭被老兵之中,組織能力強,能服眾的領頭人代替。蕭雲嫣樂見其成。自己的錢多,那麼多空地,沒人要,她就買。

等邊城變得越來越繁榮的時候,她再把地分小塊,賣出去一些。讓農民們有地種。

那二十四個莊子,都是老兵們乾活,效率太快了。彆的莊子還差一半沒收割的時候,他們的莊子已經收完了。

蕭雲嫣讓新莊頭,每月按人發放糧食,肉,蛋,菜。在農閒期間,搞農田的基礎建設。

比如灌溉渠,要深挖,渠底做防漏建設,就地取材,燒製防滲漏的瓦片。這些瓦片用來鋪溝渠的底部,還有加固溝渠的側麵坡壩。

原本這樣的建設,需要用到水泥,可是,那裡沒有水泥。蕭雲嫣在想,用當地的粘土泥做接縫粘合也可以,就是沒那麼堅固。

這個問題不解決,每年都要重複修溝渠,浪費人力物力,那不是蕭雲嫣願意看到的。所以,她在想辦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