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雲嫣的堂叔,蕭思誠提出,隻在一個府城試運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要求貸款。還是要信譽度好,有償還能力的農民,才可以提出貸款。
當符合條件的農民,想要擴大經營的時候,資金不夠提出貸款。由蕭思誠指派的賬房先生和農業方麵的技術人員去評估他的想法是否合理?
雖然,蕭雲嫣的資金來的容易,也不是特彆在乎這些資金是否盈利。可是至少要保證資金的安全。這並不是借給一戶兩戶農民幾兩銀子的問題,而是要在整個府城甚至整個北川實行的農業低息貸款。
盈不盈利直接關係到以後這項貸款是否能夠長久的存在下去。
蕭思誠能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在和蕭雲嫣進行深入探討之後,回去再仔細的思考,並經過探討才提出來的。
蕭雲嫣覺得自己這位堂叔很有頭腦,也很謹慎。可以信賴,她又找了兩位這方麵的人才輔佐蕭思誠。三人一起製定了詳細的貸款政策。
蕭雲嫣將這個想法與皇上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皇上雖然對兒媳婦提出這樣大膽的想法,表示擔憂。而且這件事情不是由朝廷下發的命令,執行起來,就怕有一些農民有可能耍賴不認賬。
蕭雲嫣卻並不擔心。
首先,她有足夠的能力自保。也有足夠的實力去讓所有的人按合同執行。
其次,她不怕被虧欠。也不怕賠錢。一個新的政策執行,必然要走一些彎路,設想與實際總會有很多差距。
政策製定的再完美,在實行的過程當中,因為執行人員和麵對的主體差距太大,執行起來的效果也會千差萬彆。
最後,蕭雲嫣的目的不是在於自己賺多少錢,而是想讓北川的農民,家家戶戶都過上好日子。讓他們有能力擴大生產。讓商人們有足夠的貨源與其他周邊國家進行交易。產銷一條龍,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
北川曾經被人家合圍,除了有內鬼之外,還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
雖然,北川比周圍的國家要富裕一點,可是並沒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保護自己的財產。
蕭雲嫣要做的就是將北川的經濟提高到彆人望塵莫及的高度。軍事力量無人敢輕易挑釁。周圍的國家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必然會主動與北川交好。
所以。必須得使自己的國家足夠強大了。才能保護本國的安定團結、繁榮昌盛。
皇上聽著蕭雲煙侃侃而談。他覺得自己這個小兒媳婦的思想高度,遠遠地超過了自己。皇上既有危機感,又非常欣慰。
川武帝算是一位明君。他不會因為感覺到了彆人超過了他,他受到了威脅,就想要去害人。而是給這個小兒媳婦足夠的權利,讓她去儘的儘情地發揮自己的能力,為百姓造福。
川武帝認為,蕭雲嫣在任何一個國家,隻要給她一點點自由的空間,都可以把那個國家變得特彆富有和強大。
北川有此幸運,得到這個寶貝。而且皇上特彆榮幸,將這個寶貝變成了自己嫡子厲墨涵的媳婦。而厲墨涵是他心中理想的皇位的繼承人。
皇上還是相對來說更理智一些。他對蕭雲嫣提出:“不如這樣,我羌戎邊境三個州府。北幽邊境三個州府,封為你和小四兒的封地。
平日你們不用經常回京,可以去你們封地搞建設。那裡的一切規章製度都由你們倆來製定。隻需向朝廷報備,通過即可頒布下去,正式執行。
其他的州府,農業貸款暫時先不要動。你把攤子鋪的太大,反而不容易實現理想的效果。
最後,蕭雲嫣接受了皇上的建議。將自己家裡的堂叔伯,堂弟堂兄聚在一起,開了一個會。有願意去封地擔任一些職務的,可以隨著她一起去。如果沒有那個想法的,可以留在家裡。
學堂已經開起來了,想要進學堂讀書,考取功名的,免費享用家族各種教育資源,每個月還會給每位學子十兩銀子作為筆墨紙硯和生活上的貼補。
想要去封地擔任一官半職的也會給予很好的發展機會。即使開始他們什麼都不會,蕭雲嫣將請來各方麵的師傅來教他們。
家族的子弟很多,旁支也特彆多,有一些適合做學問的,還是願意留在京中。有一些不願意做學問,從小就想要自己獨立闖闖天下,做點事業的,自然願意去蕭雲嫣的封地那裡。畢竟那裡是蕭雲嫣說了算。
蕭雲嫣在那裡原本就有大量的私有土地。現在既然有六個州府都是端靖王府的封地。那她想要做的,可不僅僅是種幾畝地,養幾頭豬和幾隻雞鴨鵝的問題。她要全方位打造自己的封地。
因為端靖王府得到了封地,而大皇子和二皇子沒有自己的封地,他們在朝堂上向皇上提出也要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