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四個皇子都獲得封地(2 / 2)

皇上對他們倆已經非常失望了。大量的證據證明,他們與反叛組織深度勾結。幾乎成為了人家的兩個奴隸。自己還蠢得不自知,以為人家是要扶持他們倆其中的一位當皇帝呢。竟然為了得到人家的支持,參與對自己親爹的刺殺活動。

但是,現在朝堂上關係還是錯綜複雜。畢竟自己的小兒子還沒有完全站起來。他忍著心裡的厭惡,還想給兩個大兒子,最後一次機會。也答應他們。將他們喜歡的州府,給他們做封地。

不過有約在先,給他們五年的時間,如果在他們的治理下,封地變得越來越繁榮。人民的生活變得富裕。對他們的口碑越來越好。那這些封地就歸在他們的名下。

如果那些地方,農民怨聲載道。經濟變得越來越差。那就取消他們作為封主的資格。

大皇子和二皇子雖然不情不願,可是皇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他們如果不答應,就沒有得到封地的資格。

所以,隻能接受皇上的要求,與皇上簽訂了這樣的協議。

皇上並不怕他們亂來。雖然他們對自己不忠,可是如果能將封地治理的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他並不反對兩個大兒子也有繼承皇位的資格。

有競爭才有進步。即使對他不夠忠誠。甚至有弑君殺父的心思,但是如果他能成為一個明君,皇上覺得也可以考慮讓他繼承皇位。

當皇帝的首先要考慮的是治理天下的能力。孝順,那是作為一個兒子要具有的品質。而作為皇位繼承人。首先要有治國能力。

對於皇上這樣的決定,蕭雲嫣和厲墨涵並沒有過多插言。皇上有皇上的考慮。他們作為兒女,隻管做好自己。

厲墨涵發現皇上給那老大老二的封地都是靠南一點,而他的封地都是靠北靠西的。

原本,蕭雲嫣他們所在的六個州府,是整個北川經濟最落後的地方。因為常年處於被周邊國家騷擾的境地。人們在那裡沒有長久的打算。

此次三國聯合犯邊,導致大部分的農民已經離開了他們的土地。現在仍在那裡的大部分是退役的老兵。在蕭雲嫣的私有土地上,作為長工一樣的勞動。這裡有點類似於軍墾的地方。

蕭雲嫣想要把她的封閉建設成為經濟、文化、政治、軍事各方麵協調發展的繁榮之地。

就等於在一片廢墟上建立一個小國家一樣。樣樣都要從頭開始。

原來的基礎可用的地方很少。需要修改和重建的地方太多了。

大皇子要的是靠南方震旦國的三個州府。他原本想要六個東邊靠海的六個州府。

皇上說:“你如果想要六個,那就挑經濟條件最差的給,和你的四弟互相換。”

大皇子當然不願意換了。不過靠東邊的三個州府麵積有點小,而靠震旦國附近的三個州府麵積較大。因為靠南方,水網發達,是稻米的主產區。這裡相對西北,經濟比較繁榮。

並且那裡的內河有出海口。他的外家每年兩次去海上很遠的國家進行貿易。他正好也養了一隻船隊,跟隨外家一起去海外做貿易。

二皇子要的是東邊離海近三個州府。那裡盛產魚蝦和珍珠貝類。農業欠發達,經濟卻是很繁榮的。

在北川,這裡也是最大的水產交易集散地。二皇子得到這三個州府,也是使了心機,從大皇子的手裡奪下來的。因為這裡海岸線長,出海容易,是大皇子最理想的封地。

除了這三個兒子人,三皇子還沒有封地呢。皇上讓他選。他選的是離京城很近的三個州府。正好他的外家有大量的土地在這附近。

可是皇上沒有答應。封地都是遠離皇都的,否則,在京城皇上眼皮子底下,存在一個相對獨立的政權。一旦三皇子動了歪心思,皇宮就不安全了。

最後三皇子選了離雲家繅絲廠很近的三個州府。雲家繅絲廠所在地,原本也是另三個皇子爭搶的地方。可是皇上告訴他們,那片區域是不會作為封地的。皇上問他們,有雲家在,誰能跟人家抗衡?這三位皇子也就偃旗息鼓了。

剩下的就是皇子們在自己的封地裡,勵精圖治,大搞建設。看看五年之後誰的封地治理的最好,儲君的位置就應該給誰。

雖然皇上沒有明說,朝中大臣卻是議論紛紛。認為皇上是讓四位皇子各自出去曆練一番。至少在封地裡,他們會竭儘全力的去搞建設。

如果五年之後那裡沒有治理好,就會被剝奪。治理好了,國家也會得些稅收。北川經濟整體變得繁榮了。四個皇子也有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根基,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