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夫妻倆認真調研,製定合理的政策,吸引貧民遷徙(1 / 2)

厲墨涵和蕭雲嫣雖然來自於兩個完全不同的時空,可是他們的三觀卻非常一致。

蕭雲嫣對厲墨涵那是不吝誇獎的。對於他的這些細致分析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蕭雲嫣問他,為什麼那麼大一片草場,卻沒有哪個國家去占領。

厲墨涵解釋:“那一片草場雖然長的非常豐茂,可是隻是靠天然的雨水澆灌,並沒有湖泊,也沒有河流經過。”

蕭雲嫣猜測,也許那一片地下含水層離地麵很近。隻是沒有形成地上的河流。有時間,她要跟厲墨涵探一探那片草場。

如果,那裡有地下水可以利用,就在那裡挖人工湖泊,或者挖井,飼養大量的牛羊馬匹,那是多麼好的一個天然草場呀!占領之後,就是她們的領地。

北川雖然農業發達,可是草場麵積非常小。也隻有羌戎邊境的軍隊旁邊有那麼一片。

對於牧民來說,養幾千頭牛羊需要用到的草場就非常巨大了。軍營附近的那一片草場,多說隻夠養兩三千頭牛羊的,算是非常小的一片了。

而那片無人占領的地區,麵積比北川的整個國境還要大。隻是周邊被相鄰的國家利用了一點。

蕭雲嫣和厲墨涵都猜測,有可能是因為深入內部沒有水源,牲畜和人在放牧過程中,都需要足夠的飲水,隻有草,沒有水,所以不可利用。

夫妻倆對自己封地這片尚待開發的處女地,還是有很多想法的。千頭萬緒,他們倆想到什麼,都要寫在紙麵上。

過後,他們再與當地的官員,還有各方麵的內行專業人員認真協商,製定出更合理的發展模式,以及適應當地的政令。

作為封地的統治者,製定政令的時候一定要深思熟慮,考慮到各方麵的因素。

否則,一旦政令頒發下去,執行過程中發現諸多不適合,阻礙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產生活。不但貽笑大方,更會影響所有人很長一段時期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所以要製定政令要慎之又慎。

蕭雲嫣和厲墨涵並沒有急於求成。他們與當地的官員,技術人員和各方人士,一起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座談會。

首先,要對當地的農業重新製定一個發展模式。

蕭雲嫣擁有了六個州府將近百分之四十五的土地。

土地集中有集中的好處。利於管理,也利於集約化生產模式。

可是農民沒有土地,心中總是沒有底的。想要發達就要有人進來。當地就是因為打仗,人已經跑得差不多了。隻剩下原來的三分之一了。

想要吸引人過來。分給土地是主要的一項政策。

另外,目前這六個州因為與多國通商,很多商人想要在這邊買土地開創工廠,開辦自己的農莊。

這邊雖然有土地,可是,人力資源非常匱乏。因此,這些商人還都在觀望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