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剛過,開封府所屬各縣通向京城的官道上,身穿皮甲,攜帶弓弩和刀槍的鄉軍將士們,在各縣兵馬都監的率領下,絡繹不絕的趕往位於京城南郊的鄉軍校閱大營。
此次校閱行動,屬於春耕前的常規性例行考核,主要目的是,考察京畿各縣鄉軍的訓練和戰備情況。
按照樞密院發布的正式軍令,京城各縣的編練鄉軍(民兵),一分為二,一部留守家鄉,一部參與春季大校閱。
等到秋收後的秋季大校閱,再換另一部鄉軍,進京城參與校閱。
在京畿四周,方圓三百裡內的兵馬調動,隻要超過了一個都的兵力,且為攜帶武器裝備的行動,就絕非等閒的小事。
按照條令的規定,如果沒有李中易親筆簽押的軍令,不管是誰,隻要擅自調動都級以上的兵馬進京,一律視同謀反。
李勇的騎兵營,早早的撒了出去,以都為單位,嚴密監控進京的各個要道。
李雲瀟麾下的九門提督衙門,配合著李延清的警政寺,采取了明鬆暗緊的策略,京城內外的明崗沒有怎麼增加,暗哨的數量卻比平日裡多出了好幾倍。
京畿地區雖然沒有宣布戒嚴,但是,接近權力中樞的明眼人一看便知:李中易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校閱鄉軍,恐怕是要打大仗了!
整個大周,包括隱匿男丁在內,目前大約有四千多萬人。其中,京畿地區就有大約六十餘萬人。
托了趙匡胤臨陣起義,主動獻城的福氣,李中易打進開封城之時,整個華夏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幾乎沒有任何損失的落入了新政權的手上。
也正因為如此,一直被李中易所介懷的趙老二,總要找個正大光明的,讓任何人都說不出話的理由,才好做掉吧?
類似的例子,就有北平解放後,傅作義又後悔了,在暗中做了很多的小動作。
已經失去了軍隊的傅作義,新政權的領袖們掐死他不比捏死一隻小螞蟻更困難,卻一直沒有下狠手收拾他,並儘可能的包容了他。
時代不同,寬大處理的邏輯,卻是相通的!
畢竟,趙匡胤已是孤家寡人,手裡沒有一兵一卒,李中易若想捏死他,簡直是易如反掌。
然而,國家尚未真正的統一,李中易沒有極佳的借口,就屠殺獻城有功的降臣。風聲一旦傳揚出去,等於是為將來的統一戰爭,憑空添加了極大的難度。到那個時候,還不知道要搭上多少李家軍將士的寶貴生命?
說白了,區區一個趙匡胤而已,用成千上萬的精銳將士的性命去換他的腦袋,壓根就不值當!
本次鄉軍校閱的總指揮,不是旁人,正是近衛軍都指揮使廖山河。
位於南郊的校閱大營,就是廖山河督促著工兵營和大牢裡的囚徒,加班加點的興建而成。
此次鄉軍的校閱規模,超過了三萬人,這還僅僅是一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