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共過患難,以今上的為人,自然是格外的看重,情分也迥異尋常。
方才,李瓊說的既不是皇長子,也不是皇三子,更不是皇六子,而是事涉皇次子。
皇次子李繼孝,又名靈哥兒,其生母為元妃費氏,今年剛滿十歲。
和李中易彆的兒子們不同,皇次子是在大院外待了好些年的皇子,其母費氏的見識又比較長遠,所以,皇次子從小就養成了謙和守禮的習慣。
隻不過,元妃費氏以前給皇次子請了個讀書人做師傅。那位紀師傅,如今卻因為誹謗朝廷,汙蔑皇上,而被緹騎司的人給拿進了大牢。
皇次子得知了消息後,纏著李中易哭鬨不休,目的是想讓李中易饒了紀師傅。
李中易並沒有直接下令放人,而是命李瓊過問此事,看看那位紀師傅是否有可饒之處。
李瓊找劉金山商議,目的就是想事先吹個風,打個招呼,免得劉金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逆了皇次子的意。
實際上,劉金山心裡明白,李瓊是擔心得罪了元妃費氏。畢竟,自從皇六子出生之後,宮裡娘娘們的關係,也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了。
果然不出李瓊所料,常朝散了之後,李中易召見劉金山的時候,就問到了那位紀師傅的事兒。
劉金山不敢怠慢,趕緊拱手道:“區區腐儒爾,成不得大事!”
李中易微微一笑,便道:“既是如此,那就放了那個腐儒吧。”
站在一旁的左子光,隨即說:“喏。”那位紀師傅隻是有些嘴欠而已,並不是儒門的所謂領袖。
既然李中易發了話,那個紀師傅放了也沒啥要緊的,左子光不可能為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儒生,刻意逆了李中易的意。
劉金山和左子光先後離開之後,警政寺卿李延清趕來拜見李中易。
“回皇上,昨天晚上,原控鶴軍的幾個高級將領,聚在了一起……”
腐儒們不可怕,可是,軍方若是出了變故,那就是大麻煩。
李延清的稟報,立時引起了李中易的高度重視,他凝神想了想,問李延清:“知道他們談了些什麼?”
“回皇上,咱們的人隻敢在外圍監視著,暫時沒人打入他們裡邊。”李延清的警惕性不是一般的高,老軍頭們突然聚集在了一塊兒,準沒好事。
“暫時嚴密的監視著,不要打草驚了蛇。”李中易摸著下巴,小聲叮囑李延清。
李延清當然明白慎重從事的重要性,朝廷剛剛整肅了文臣集團,正是穩定朝局的緊要關頭,不能太過於刺激了舊軍頭們。
雖然,舊軍頭們手裡沒有兵權,畢竟,他們做過高級將領,某些人脈關係一時半會都還在。
這年頭,張三雖然下了台,可是,誰知道他提攜過的人,隱藏在哪支隊伍裡?
李中易從來都不以為,幾十萬的朝廷禁軍,全都跟他是一條心。大浪淘沙,總有一些人不把李中易當作是他們的自己人。
而李中易最擔心的,就是朝廷禁軍裡有老軍頭布置下的眼線,平時看上去個個忠誠,到了關鍵時刻,就是大麻煩。
所以,李延清稟報的消息,幾乎在刹那間,碰觸到了李中易最忌諱的那根心弦。
於是,同知軍法司事的李浩東,被李中易找了來。
“記住了,必須嚴密監視駐軍內部的動靜,不能忽視任何可疑的線索。尤其是,最近經常離開軍營的軍官……”李中易一邊仔細的叮囑,李浩東一邊仔細的作記錄,惟恐漏了任何一個重要的環節。
事情其實是明擺著,老軍頭已經失去了兵權,他們要想做點什麼,就隻能從朝廷禁軍裡頭做文章。
更重要的是,老軍頭又聚集到了一塊兒,這就不得不引起李中易的高度重視。
堡壘永遠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李中易在沒有掌握進一步情報的基礎上,隻能先從內部找原因。
客觀的說,李中易的直覺,無疑是準確的。以義陰侯為首的幾個老軍頭,不甘心就這麼喪失了兵權,打算從朝廷禁軍內部入手,爭取拉攏一批暫時失意的軍官。
在任何一個組織裡邊,既有飛黃騰達的人上人,也有官運不怎麼如意的倒黴蛋。
哪怕是,李中易一手打造的朝廷精銳禁軍裡,同樣也有一批不如意的軍官。隻不過,在嚴酷的軍規條令的約束下,這些人平時敢怒不敢言罷了。
而這些失意者,恰好就是義陰侯等人的目標。義陰侯等人,他們拉攏失意的軍官,並不是要馬上起事,而是像下圍棋一般,提前很久下幾招閒棋,一旦時機成熟了,便要呼風喚雨。
不巧的是,李延清已經盯上了義陰侯這些人,隻是暫時還沒掌握內情罷了。
等李浩東走後,李中易又把左子光叫了來,兩人閉門密謀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