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趙生的決策(1 / 2)

趙縣乃是當年趙國的龍興之地,可惜趙國卻如一千個哈姆雷特般複雜,這就相當於將趙國後人的財富拒之門外。

若非這話是皇子趙生所言,怕是早就被趙氏族人趕出趙縣了。

“我很想聆聽趙公子的真言。”

如此重大之事,這麼多年來竟無人能察覺,其中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玄機呢?

“按照你們以往固有之思維,春種秋收,而後在人頭上刮取一點賦稅,然而,即便後來你們將賦稅刮得更多,但總量依舊如此,不會有多餘之人供你們收割。”

趙生差點就說是收割韭菜了,在他眼中,趙縣的這些人,就如同機械式發展,毫無新意。

“那……請趙公子示下。”

“依我之意,今年春後,全部不要在土壤裡種植稻穀,而是種植大豆,且可一年種三季。”

大豆,乃是黃豆的另一種稱謂,總之也就是黃豆,這玩意煮著吃味道可不咋地。

“趙公子,你這般做法是否有些玩笑?”

“我這般做正是為了改變我們趙縣的土壤結構,最多三年如此操作,以後再種水稻,我們趙縣的水稻畝產能達四石以上。”

四石,差不多就是五百斤,在當時的產量中已屬高產。

“公子,改種大豆就能改變?”趙常晟仍有些難以置信。

“這般天機說了估計你也不懂,不過既然我也是為了趙家,我便說說。”趙生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水,此時趙廣義也被請了過來。

“我們現在的土壤,其中涵蓋了過多的堿性物質,而土壤所需的氮磷鉀有機肥,裡麵一點也沒有,彆看你們入秋火燒秸稈,那就如同放屁,隻會使土壤越發板結,讓土壤裡的氮肥消失。”

“我讓你們種大豆,是因為大豆的根係有一種特殊的生物黴,可使土壤的氮化合物增加,其次,豆製品的殘渣可作肥料,增加土地的氮肥,

當然,多餘的秸稈也可燒一點,其實家裡的爐灰就很好,切勿去地裡焚燒。”

趙廣義作為縣令,對農業也略懂一二,問道:“地裡燒秸稈不是可將土壤裡的地蟲殺死嗎?且可增加肥力。”

“地蟲?你說的是蠶食農作物的蟲子吧,你見過多少這類蟲子是春天為害的,大多是秋季,很多人以為這些蟲子是春節長大,秋季出來為害。”

“其實啊,焚燒僅有一點點好處,而我們這裡是北方,冬天便能將害蟲凍死,所謂的瑞雪兆豐年,便是這個道理,南方人說用火燒還有些道理,我們北方人說這話,簡直就是放屁。”

趙生的話讓兩位趙姓之人羞愧地低下了頭。

“你們也彆覺得我說話難聽,尤其在我們北方,火燒秸稈,燒死的不隻是蟲子,也將土壤裡唯一的氮肥變成了氮氧化合物,這玩意第二年特彆容易腐蝕植物的根係。”

“並且,氮氧化合物在堿性條件下,會產生一種銨鹽,而這種銨鹽是有毒的,如果大量銨鹽進入水體,可能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對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的生存構成威脅。對土壤也會產生板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