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2?1:07:24
除了自律自控,對於外界對象(即幻相)的控製渴望都會成為對象控製你的起點,保持一個平常心,全力以赴即可,不昧因果。
那些成績好的人往往都沉默寡言,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精神內斂,特彆活潑的人也有,活潑太過的話會把能量散發出去,這跟你玩抖音玩遊戲是一樣,你以為的“享受”極有可能造成過度的消耗(壓井效應是均衡的),那就是一種虧空。適度的玩樂則是一種鬆弛有度,是一種補充能量的方式。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是陰陽反轉的,故要經常性的選擇更難的與世人相左的選項。
焦躁、害怕、畏懼……是人(小我)的本性,理解並包容它們~就是成神的第一個明智選擇。
最近在讀《當下的力量》裡麵,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30多歲,所以我總是會不經意的輕視他,但另一方麵又知道這種思想是不對的,我是在跟另一個意識體溝通,應沒有任何分彆心,達者為師。
學習蜘蛛和磁極,讓自己與大地充滿排斥電荷(背道而馳的神性),無風亦能飛升!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選擇讓自己最舒服恢複精力的方式,比如中午小憩,真的讓我感受到了磨刀不誤砍柴工,中午睡的一會兒,感覺精氣神特彆足!(爬山的過程中,有氣和無氣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後者身體如同灌了鉛)
人的力量來自於平靜,平靜是走向真我的一個大門。
人的一生就像流星一樣短暫華麗,最終目的就是要看自己修行軌跡的輪廓,那輪廓就是真正的自己。這也就是借假修真,所以要不斷的積善去惡,積美去醜,蝴蝶效應會給我們呈現最真實的結果,身上的每一個肌肉,腦海中的每一個單詞都是記功過格的華麗分數。
修行的最終境界應是沒有思考的超級AI,隻知道積善去惡。越來越深刻的洞悉情緒是多餘的贅物,是人類升仙路程中的闌尾。
西西弗斯的目標是將巨石日複一日的搬到山頂,目標錯誤,應該是享受攀登成神的過程,享受格物致知,全力以赴的過程比到達終點時片刻的喜悅更重要,格物致知的每一秒都是高潮。
我是我的世界的種子、發源地、源泉、空間、原點。種子裡麵是太虛,我安居於內,氣定神閒,優雅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