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大隊分糧按工分貢獻來分配,基本能保證每個人三百斤口糧,能乾的人家還會分的更多。
加上自留地的苞米,高粱、糜子等作物貼補,大隊裡負擔最重的人家也基本餓不著肚子。
不餓肚子不代表吃得飽,用後世的標準看,一個人一天吃一斤碳水簡直是糖水炸彈。
沒有蛋白質的飲食結構,乾的還是重體力活,吃得多,餓得也飛快。
項海瀾看過的知青回憶錄裡,描述饑餓的內容不要太多,半夜用搪瓷洗臉盆煮白菜根加餐的壯舉不少人都乾過。
給家人量三圍也能看出來,她的家人都偏瘦。
綠皮火車裡倒是有一些熟肉和鮮肉存貨,項海瀾沒法憑空變出來,頂多烙餅的時候稍稍添點沒有異味的玉米油,還不能放太多,項家人各個火眼金睛,嘴巴也有數。
火車裡的東西隻能她一個人偷偷吃了。愧疚嗎?不會。
分糧是個好日子,項大誠索性放大夥一天假,就當是慶祝今年的大豐收。
新麥子下來,必須第一時間嘗個鮮。大隊的磨坊打不開點,好些人推著自家的三輪車去六裡地外的兵團團部加工廠磨麥子。
項海河把麥子磨回來,海瀾的配菜也準備好了,地裡摘的黃瓜擦絲,昨天生的嫩豆芽,泡發好的黃花菜和木耳絲,還有辣椒絲和配麵的蒜瓣。
今天吃炸醬麵,沒有豬肉,那就吃雞蛋鹵。
王春花飯做得一般,下大醬的手藝卻得了家族真傳,醬缸裡的豆醬發酵充分,醬質細膩,鮮味十足。
也跟現在大豆的品質好有關,項海瀾好久都沒吃到這麼正宗的東北農家大醬。
鹵子作了乾濕兩種,除了雞蛋醬,還用泡香菇的水,炒了菜碼子,放了二哥寄回來的海米提鮮,開鍋勾個欠,如果再來點豬肉就是正宗的津味三鮮打鹵麵。
愛國和愛民唯愛雞蛋醬,瘋狂吸溜麵條,小臉又吃出一圈胡子。
大人們愛三鮮鹵,新下來的小麥一口下去滿嘴麥香,筋道滑溜,配上鮮味鹵子,內裡的黃花菜和木耳絲又有不一樣的脆韌口感,這吃法新鮮又帶勁,一人造了兩大海碗。
農家人沒有閒著的時候,飯後王春花接過洗碗,喂雞鴨的活,項大誠帶著小兒子倒騰偏廈,給新分下來的糧食騰地方。
項海瀾則拉著三嫂,商量她要做的襯衣的樣式。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甚至也沒有完美的人。
服裝作為人的另一層皮膚,起的就是揚長避短的作用。
愛國和愛民長得像媽媽,苗倩圓臉,圓眼睛,身材也挺圓潤,年齡還不到三十,放現代還是個老少女的年紀,屬於可愛那一掛的。
缺點也有一些,偏胖,頭身比一般,溜肩,脖子有些短,顯得頭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