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這是好萊塢的夢想(1 / 2)

三位高層聽他的講述當即昏昏欲睡。

理論永遠很枯燥,特彆是苛責字眼的理論。

可傑瑞和泰德卻聽得全神貫注,甚至在意識到林無攸要講述理論後更加地專注。

理論隻有和實踐所結合才是可靠的論據,而此論據要想推廣至大眾又必須帶有一定的普適性。

換句話,林無攸這套理論放在《加勒比海盜》上行得通,放在其他影片上行得通麼?

隻有後者行得通,這才是個牛逼理論,才是值得被記住、甚至推廣到全好萊塢的理論。

“在複原性三幕結構下,影片必須在開始的20-30分鐘之間設置讓主角經曆的‘情節點’,讓他擁有一個必須要實現的目標,我稱之為‘戲劇性需求’。”

“之後在電影運行到一半左右,角色必須采取爭取或反抗,以實現他的目標,這是對抗時期,我又稱之為‘中點’,這個中點有些時候會以更微妙的轉折點形式發生在第二幕之中,這種對抗往往使得主角的命運發生極端的逆轉。”

“影片的最後一個階段則用於描述主角的抗爭高潮,最終實現他的目標,或者他也可以無法實現它的目標,以表現出故事的最終結果。”

林無攸講完了,跟說完基本理論的每個老師般,下意識地追問句。

“大家應該都懂了吧,這是非常簡單和基礎的東西,壓根沒有什麼難點。”

沒有人點頭,沒有人說話。

所有人都在思考,有的則直接放棄思考。

傑瑞在他說“戲劇性需求”的時候還跟著上,再往下的內容……對抗時期,可以明白;中點?什麼是中點?為什麼會發生在第二幕中?第二幕又是個啥玩意?目標又為什麼會發生極端的逆轉?

這都什麼跟什麼,哪裡跟哪裡?

他在講什麼?我在說什麼?我為什麼坐在這裡?我跳過什麼非常重要的內容點?

“那個能不能再講得詳細點?我、我有點懵。”

林無攸立刻以“你這孩子可真不開竅”的眼神瞪他。

傑瑞愧疚地低下腦袋。

這時候兩人都忘記,林無攸作為爭取機會的一方,他才應該坐在台下被為難,而不是站在台麵為難台下的甲方(爸爸)。

這屬於正宗的倒反天罡。

可惜知識的力量就這麼強大,它讓弱勢的一方占據優勢地位,讓強勢的一方顯得像個隻有空殼的器物。

之後林無攸又詳細講述了三幕中的每一幕構成,比如說第一幕是故事的開端,要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地點、社會背景,主要人物也要依次登場,在第一幕結尾時也要有個轉折點——一場事故或一件“乾擾事件”,要讓主人公脫離正常的生活狀態。

第一幕的落幕代表了衝突的鎖定。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