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朱雄英極其豪邁地說出這番話,朱元璋由衷地說道:“你們都聽聽,咱大孫的誌氣,這才是咱大明儲君應有的氣魄,比你爹強呀。”
朱元璋一句話又得罪了兩人,朱雄英急忙說道:“皇爺爺這話可不對,再怎麼說我爹也深受百官推崇的,我也很欽佩爹爹的。”
朱元璋哈哈大笑一聲說道:“瞧著沒,咱大孫維護他爹呢。”
朱標欣慰地說道:“爹沒白疼你。”
朱雄英笑著說:“隻要下次犯了錯,爹彆總打我罵我就行了。”
朱標聽後,那是一臉無語。
黃昏時分,舟車勞頓的寧國公主與駙馬梅殷在坤寧宮用了飯以後,返回了屬於他們的府邸,而朱雄英也累的不行,早早就睡了。
馬皇後哄著朱允熥睡了以後,在燭火下開始編製朱雄英所說的梁祝玩偶,對於精通於針織女紅得馬皇後來說,區區一個玩偶並不算什麼,難得是朱雄英說什麼玩偶要穿衣服,玩偶裡麵要填充棉花,玩偶眼睛,鼻子嘴巴等要如何如何等等。
馬皇後是那種說乾就乾的人,能今天做的事情絕不推到明天。
明亮的燭火下,玉兒,馬皇後以及五六個宮女沒有一個人說話,紛紛忙著各自手裡的事情,偶爾馬皇後也會指點一下其他的宮女,或者是與其他人商議下某些地方到底該怎麼做?
約摸過了一個多時辰,馬皇後眼皮沉重,打了好幾聲哈欠以後,才揮手讓宮女們離去。
而她自己在看了朱雄英和朱允熥兄弟兩人以後,也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朱雄英醒來以後,陪伴著兩歲多的朱允熥玩鬨一會兒,就端坐在偏殿內的桌案,嘴裡咬著毛筆,心裡思索著該如何去編排梁祝這個故事。
元曲的演繹方式類似於京劇,昆劇,豫劇或者是秦腔等這一類,作為一個後世人,朱雄英決定將話劇與元曲這種演繹方式結合起來,當然改唱戲曲的形式為說台詞。
在整個演繹期間,也會增加一些伴奏曲,當然梁祝話劇嘛,曲子大多以梁祝曲為主,但是也要夾雜一些其他的曲子。
朱雄英明白,假如想要讓這種新穎的演繹形式,受到普羅大眾的喜愛,也必須要夾雜一些曲調,這種曲調可以由教坊司那些樂師們添加。
朱雄英簡單的把主要的人物梳理起來,然後就是根據不同的故事要設置不同的場景。
當然整個梁祝故事。按照兩個時辰來演繹的話,最起碼需要好幾場才能演繹完整個梁祝故事,而朱雄英給三場分彆定性為相遇、相愛,抗婚,化蝶。
朱雄英在偏殿內奮筆疾書的時候,寧國公主款款而來。
:“英哥兒,今日該去教坊司了。”
教坊司起源於唐朝,專門負責藝人培訓和皇宮裡的演出等,宋元也延續了唐朝這種製度,到了大明時期,教坊司大部分都是犯官家中女眷。
教坊司擁有眾多樂師和女樂(官記),它的職能是“本身以作樂為職,妻女以接客為生”,說白了就是官方辦的記院,這也是朱元璋不允許朱雄英來此的原因,不過有寧國公主相隨,朱元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