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司設一官,主持其事,有衙署,也有公座,甚至有人役、刑杖、簽牌之類,一應俱全。
初入教司坊會有專門的人統一管理,要學習琴棋書畫,特彆是樂器和舞蹈,這兩樣要是學不好,就會被處罰,稍微有些地方出錯,輕則餓上幾頓,重則勉不了要受些皮肉之苦。
隻是比起那些流放發配的,還有那些在牢裡不見天日的人要好些。
在教司坊隻要你乖乖的聽話,也不會限製你的自由,就跟現在上班一樣,偶爾也可以外出。
來到教坊司以後,大腹便便的教坊使馬彬笑臉相迎:“臣馬彬拜見皇孫,拜見寧國公主。”
朱雄英揮手說道:“簡單介紹下教坊司吧。”
馬彬迎接著朱雄英與寧國公主步入教坊司以後,開始緩緩介紹教坊司。
洪武這個時期,教坊使為教坊司的長官,為從八品,除教坊使之外,另設教坊副使、判官、都知、都管、掌儀範(教習伶人在各種場合必須遵守的禮儀規範)、教頭、部頭、副部頭、都色長、色長、箏色長等官職。
目前教坊司有樂師一百三十餘人,戲曲師五十餘人,官記兩百餘人,這些官記基本上都是犯官家眷,當然如果算上樂師,戲曲師等等那教坊司的官記也就更多了。
對於萬惡的封建社會,逼良為娼這一點朱雄英是極其受不了的,尤其是將犯官家眷拉入教坊司成為官記。
想當初這些女眷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然而隨著家人犯罪,被送到這裡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任由男人取悅,隻怕是無法接受吧。
來到後院以後,依舊有兩排並列的房子,按照馬彬的說法,這些是環境清幽的雅間,平日裡用來招待那些官員所用。
再往後還有些單獨的院落,哪裡主要是提供給那些行事較為隱秘的官宦。
大明朝開國以來,娼妓業是極其發達的,這裡麵主要的原因是洪武大帝在主導這件事情。
當年洪武大帝定都南京後,發現這裡燈光槳影,十裡秦淮,花街柳巷,娼妓事業比較發達,便在禮部之下設立教坊司。
一看這名字就知道,這可是
正兒八經的司局級單位。教坊司的職能便是管理全國的娼妓事業,順帶普及下傳統音樂。
洪武初年,經教坊司批準,南京“建十六樓以處官妓,淡煙,輕粉,重澤,來賓,稱一時之盛事。”
此外還有記載:“天子立富樂院於乾道橋……夜半,忽遺漏,延燒脫歡大夫衙……複移武定橋等處。天子又為各處將官妓飲生事,儘起赴京,入院居住。”
可見,南京成了大明朝娼妓業的集聚地,皇上還親自過問、謀劃娼妓事業的發展。
雖然官妓製度由來已久,“產生於唐,流變於宋”,但總還是遮遮掩掩,難登大雅之堂。
然而到了明朝,風氣為之一變。皇帝老兒親自提倡,蓋樓、裝修、選人、宣發等,都有官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