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國如烹小鮮,大孫說的話挺有道理,那句於後世千秋萬代,每一戶人家的窗台,我大明的明月必將郎照之的話,也說的慷慨激昂。
洪武大帝堅信,自己的大孫一定可以帶著大明邁步走向盛世,然而,要想使得大明步入盛世,豈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且不說百姓如今的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就連大明北方,西方亦有元廷餘孽在臥榻之側逍遙自在,內部還有白蓮教餘孽興風作浪,亦有些許貪官汙吏腐蝕著官場。
整個朝堂內已有浙黨,淮西黨等爭奪權利。
想要把控天下全局,下好這盤棋,需要的不僅僅是強硬的手段,還需要那麼一點點智慧。
太子以前性子有些溫和,自己總擔心他鎮不住那些驕縱的武將,或者是容易被文臣的建議左右自己的想法。
經過這麼多事情,太子也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了,儘管還會時不時的勸解自己,但太子已有了他自己的想法,並且不受彆人的蠱惑了。
這其實都是好的表現,而太子的這些改變,大多也是因為皇孫的提醒。
說實話,自打大孫康複以來,雖然經曆了好幾次的暗殺,但都有驚無險的度過了。
隻要大孫一直健康成長,那麼將來大明在太子、大孫的治理下,一定會呈現出比文景之治、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更加繁華的盛世吧。
隻是,有生之年,自己能親眼見證到這一幕嗎?
自己能親眼見證到大明的疆域比之成吉思汗時期更加廣闊嗎?
自己能親眼見證到大明成為這天下最為強盛的國家嗎?
就在洪武大帝陷入深思的時候,朱標,劉伯溫,宋濂邁步而入。
瞧著洪武大帝頗有興致的站在窗前欣賞著風景,宋濂輕聲說道:“聖上起這麼早看風景?”
洪武大帝微微一笑說道:“年紀大了,覺就不多了。”
劉伯溫問道:“聖上應該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吧。”
洪武大帝輕輕點頭說道:“咱大孫說了,隻要把賦稅和勞役製度改革推行至天下,那麼百姓的生活自然會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
劉伯溫說道:“如此也行,但聖上要防備部分官吏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
宋濂說道:“伯溫言之有理,有些地方官吏,壓根就不遵從朝廷的指令,或者隻是象征性的頒布下去,卻不執行,到頭來禍害的依舊是百姓。”
朱元璋輕輕點頭看著朱標問道:“你覺得該如何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朱標聞言說道:“朝廷可派人擔任清差,去調查勞役和賦稅製度的落實情況。”
劉伯溫說道:“如此尚可,但派清差前去調查,分為兩步,一步明著調查,一步暗中調查,最終就能調查清楚,各地賦稅和勞役製度的落實情況到底如何。”
洪武大帝看著宋濂與劉伯溫說道:“朝中那些人沒幾個讓咱放心的,不如兩位出去走走看看如何?”
宋濂一愣,脫口問道:“聖上這是準備讓臣擔任清差?”